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1 金孢霉属Chrysosporium Corda的分类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金孢霉属的经典分类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分子生物学在金孢霉属系统学研究和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2 金孢霉属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利用潜力 | 第15-17页 |
·在医药卫生研究开发中的意义及利用前景 | 第15-17页 |
·天然新药物筛选 | 第15-16页 |
·媒介昆虫的生物控制 | 第16页 |
·值得重视的兼性病原 | 第16-17页 |
·在造纸和纺织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 第17页 |
·在食品、饲料、日用化工等工业及环保中的利用价值 | 第17页 |
3 角蛋白酶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 第17-20页 |
·饲料工业和肥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 第18页 |
·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展望 | 第18页 |
·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洗涤用品、美容产品、食品工业、环境治理及纺织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国部分省区金孢霉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 第20-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6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分离用土样 | 第20页 |
·试验用培养基 | 第20-21页 |
·用具、试剂及设备 | 第21页 |
·用具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主要设备 | 第21页 |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6页 |
·金孢霉属资源经典分类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已知种数据库的建立 | 第21-22页 |
·土壤中金孢霉的分离 | 第22-23页 |
·菌种的分离、纯化 | 第23页 |
·菌株分解角蛋白的检测方法 | 第23页 |
·温度实验 | 第23页 |
·菌种的描述鉴定 | 第23-24页 |
·分子鉴定方法 | 第24-26页 |
·DNA提取试剂的配制 | 第2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25页 |
·DNA纯度的检测 | 第25页 |
·PCR扩增 | 第25-26页 |
·DNA序列数据分析 | 第26页 |
·菌种的保存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全球金孢霉属有效种名总览 | 第26-28页 |
·金孢霉属Chrysosporium Corda有效分类单元的表征数据库 | 第28页 |
·我国部分地区发现的金孢霉 | 第28-29页 |
·金孢霉属中国新纪录种的鉴定和描述 | 第29-31页 |
·分离发现的一些金孢霉属新种的鉴定和描述 | 第31-38页 |
·其他相关属种的描述 | 第38-39页 |
·分类地位未定的种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产角蛋白酶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 第41-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1页 |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 第41-42页 |
·实验用菌株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鸡毛粉(或头发粉)的制备 | 第42页 |
·鸡毛可溶性角蛋白的(KS)的制备 | 第42页 |
·KS作为唯一碳氮源平板筛选 | 第42-43页 |
·降解鸡毛粉的显微检查 | 第43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角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第43页 |
·液体摇瓶培养的单因素优化 | 第43页 |
·发酵结束时间的确定 | 第43页 |
·补充C源 | 第43页 |
·补充N源 | 第43页 |
·补充S源 | 第43页 |
·无机离子 | 第43页 |
·菌株H-49-2产酶条件的优化方法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产酶菌株的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用含鸡毛粉或头发粉的筛选培养基筛选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用含KS的筛选培养基筛选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菌株H-49-2降解鸡毛粉的显微检查 | 第46页 |
·液体摇瓶培养的单因素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发酵结束时间 | 第46-47页 |
·不同补充C源对产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补充N源对产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无机离子对产酶活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菌株H-49-2产酶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Plackett-Burman设计对产角蛋白酶重要因素的筛选结果 | 第49-50页 |
·RSA法优化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实验条件、表格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Ⅰ | 第59-60页 |
附录Ⅱ | 第60-62页 |
图版Ⅰ | 第62-63页 |
图版Ⅱ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