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 ·课题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算法分析 | 第12-27页 |
| ·SVC 补偿原理和对称分量法 | 第12-16页 |
| ·理想的补偿电纳网络 | 第12-13页 |
| ·对称分量法的补偿公式推导 | 第13-16页 |
| ·基于瞬时有功、无功电流的控制算法 | 第16-20页 |
| ·i_p、i_q 的运算方式 | 第16-17页 |
| ·基于i_p、i_q 算法的实用化补偿公式推导 | 第17-20页 |
| ·SVC 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20-26页 |
| ·导纳计算模块 | 第21-23页 |
| ·两种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比较 | 第23-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基于DSP 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7-37页 |
|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 ·基于TMS320LF2407 的主控板 | 第28-30页 |
| ·DSP 芯片TMS320LF2407 介绍 | 第28-29页 |
| ·看门狗电路介绍 | 第29-30页 |
| ·主控板整体设计 | 第30页 |
| ·同步信号电路 | 第30-33页 |
|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 第33-34页 |
| ·电流、电压互感器 | 第33-34页 |
| ·信号抬升电路 | 第34页 |
|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4页 |
| ·软件整体设计 | 第37页 |
| ·DSP 芯片的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 ·VBE 板主程序流程 | 第41页 |
| ·PLC 程序流程 | 第41-42页 |
| ·触摸屏界面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10KV 高压晶闸管阀组设计 | 第44-55页 |
| ·总体设计 | 第44页 |
| ·高电位电子单元 | 第44-50页 |
| ·RC 取能电路 | 第45-47页 |
| ·光电触发电路 | 第47-49页 |
| ·BOD 保护电路 | 第49-50页 |
| ·晶闸管阀参数选择 | 第50-52页 |
| ·晶闸管阀电流计算 | 第50-52页 |
| ·晶闸管阀电压和晶闸管串联数的计算 | 第52页 |
| ·阀组的冷却系统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结果分析 | 第55-63页 |
| ·系统介绍 | 第55-56页 |
| ·现场测试波形分析 | 第56-58页 |
| ·功率因数补偿效果 | 第56-57页 |
| ·动态响应时间 | 第57-58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 ·功率因数补偿效果 | 第58-60页 |
| ·滤除谐波效果 | 第60-61页 |
| ·10kV 稳压效果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今后的工作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