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盘山电厂2×600MW锅炉混煤燃烧优化分析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煤质特性对锅炉性能的影响及调整措施 | 第12-27页 |
·煤质工业及元素特性分析 | 第12-16页 |
·水分的影响 | 第13页 |
·灰分的影响 | 第13-14页 |
·碳、氢、氧、氮的影响 | 第14页 |
·挥发分的影响 | 第14-15页 |
·发热量的影响 | 第15页 |
·硫的影响 | 第15-16页 |
·燃烧特性分析 | 第16-22页 |
·煤粉着火特性及燃尽特性 | 第16-18页 |
·结渣及沾污特性 | 第18-22页 |
·燃用神华煤的利弊 | 第22-23页 |
·盘山哈锅防止锅炉结渣的设计特点 | 第23-25页 |
·在运行中采取的防结焦技术措施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混煤比例的确定 | 第27-34页 |
·准格尔煤质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神华煤与准格尔煤混煤比例的确定 | 第28-34页 |
第四章 混煤燃烧炉膛数值模拟 | 第34-50页 |
·锅炉概况 | 第34-35页 |
·数学模型 | 第35-44页 |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6页 |
·k-ε湍流模型 | 第36-37页 |
·湍流燃烧模型 | 第37-42页 |
·颗粒轨道模型 | 第42-44页 |
·网格划分 | 第44页 |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气相方程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颗粒相方程边界条件 | 第45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5-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