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 ·协同入侵检测模型 | 第14-16页 |
| ·移动Agent技术 | 第16页 |
| ·后入侵检测技术 | 第16-19页 |
| ·入侵追踪技术 | 第19-23页 |
| ·论文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 第2章 基于移动AGENT的协同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 第27-50页 |
| ·引言 | 第27-30页 |
|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 | 第27-28页 |
| ·协同机制 | 第28-29页 |
| ·移动Agent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优势 | 第29-30页 |
| ·Co-MAIDS框架结构 | 第30-35页 |
|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 第30页 |
| ·各部分功能简介 | 第30-33页 |
| ·系统框架结构优点 | 第33-35页 |
| ·CO-MAIDS通信机制 | 第35-46页 |
| ·主要数据结构形式化描述 | 第36-38页 |
| ·消息格式设计总体框架 | 第38-39页 |
| ·通信消息格式设计 | 第39-41页 |
| ·通信方式选择 | 第41页 |
| ·通信过程描述 | 第41-43页 |
| ·类装载和传送的实现 | 第43-44页 |
| ·Agent迁移的实现 | 第44-45页 |
| ·系统安全机制 | 第45-46页 |
| ·移动AGENT的类型及其关系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3章 基于移动AGENT的警报混合关联处理方法 | 第50-70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警报横向关联方法 | 第51-61页 |
| ·警报横向关联模型 | 第52-53页 |
| ·警报信息预处理 | 第53-54页 |
| ·警报横向关联算法 | 第54-61页 |
| ·警报体纵向关联方法 | 第61-67页 |
| ·警报体前提和后果的表示方法 | 第62页 |
| ·纵向关联的计算方法 | 第62-65页 |
| ·警报体纵向关联图形 | 第65-67页 |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 ·实验方案 | 第67页 |
|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4章 基于移动AGENT的追踪响应策略 | 第70-96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策略描述 | 第71-72页 |
| ·基于扩展HUFFMAN编码的包标记算法 | 第72-81页 |
| ·包标记方案的链路表设置 | 第73-79页 |
| ·包标记方案的标记字段结构 | 第79-81页 |
| ·包标记算法 | 第81页 |
| ·警报预处理 | 第81-89页 |
| ·基于最小偏差法的警报验证 | 第82-86页 |
| ·置信度学习 | 第86-89页 |
| ·追踪响应过程 | 第89-90页 |
| ·仿真实验 | 第90-95页 |
| ·标记字段转存 | 第90-93页 |
| ·无关警报滤除 | 第93-94页 |
| ·误警报滤除 | 第94-95页 |
| ·攻击路径重构 | 第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5章 CO-MAIDS多重协同机制的集成策略 | 第96-115页 |
| ·引言 | 第96-97页 |
| ·多重协同机制的集成策略 | 第97-101页 |
| ·多重协同机制 | 第97-99页 |
| ·协同机制的多层集成策略 | 第99-101页 |
| ·系统通信协同 | 第101-105页 |
| ·单代理已知信息流 | 第101-102页 |
| ·多代理已知信息流 | 第102-103页 |
| ·单代理未知信息流 | 第103页 |
| ·多代理未知信息流 | 第103-105页 |
| ·警报关联协同 | 第105-110页 |
| ·警报体关联图形与聚类阈值协同 | 第105-107页 |
| ·警报体关联图形分解协同 | 第107-110页 |
| ·警报关联与入侵响应协同 | 第110页 |
| ·入侵响应协同 | 第110-114页 |
| ·包标记与入侵追踪协同 | 第111-113页 |
| ·警报预处理与追踪协同 | 第113-114页 |
| ·警报验证与置信度学习协同 | 第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结论 | 第115-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3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130-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3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