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ellinger距离的Ad hoc网络合作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节点合作的重要性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反应型解决方案 | 第10-11页 |
| ·预防型解决方案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2 距离测度算法研究与性能分析 | 第14-29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CSISZAR 距离测度概述 | 第15-17页 |
| ·基本定义 | 第15页 |
| ·基本属性 | 第15-16页 |
| ·基本分类 | 第16-17页 |
| ·CSISZAR 距离测度算法介绍 | 第17-23页 |
| ·Kullback-Liebler 距离 | 第17-19页 |
| ·Jensen-Shannon 距离 | 第19-20页 |
| ·Pearson-X~2 距离 | 第20-21页 |
| ·Hellinger 距离 | 第21-23页 |
| ·距离测度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23-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基于HELLINGER 距离的合作性研究 | 第29-47页 |
| ·距离测度与合作性关系分析 | 第29-30页 |
| ·可行性 | 第29-30页 |
| ·基本要求 | 第30页 |
| ·AD HOC 网络节点间合作性分析 | 第30-36页 |
| ·节点缺乏合作性的动机 | 第30-31页 |
| ·自私行为分类 | 第31-32页 |
| ·模拟实验 | 第32-36页 |
| ·基于HELLINGER 距离的关键技术 | 第36-40页 |
| ·特征向量提取 | 第36-38页 |
| ·距离值的计算 | 第38-39页 |
| ·距离值的更新 | 第39-40页 |
| ·距离阈值设定 | 第40页 |
| ·基于HELLINGER 距离的检测与惩罚算法 | 第40-46页 |
| ·基本思想 | 第41-43页 |
| ·算法描述 | 第43-45页 |
| ·算法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基于NS2 的性能评估 | 第47-57页 |
| ·NS2 简介 | 第47页 |
| ·节点模型 | 第47页 |
| ·评价尺度参数 | 第47-48页 |
| ·仿真流程 | 第48-53页 |
| ·生成运动场景 | 第48-49页 |
| ·生成传输负载 | 第49页 |
| ·TCL 脚本实现仿真 | 第49-51页 |
| ·nam 动画显示 | 第51-52页 |
| ·trace 文件分析 | 第52-5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 ·不同自私节点比例下的平均分组投递率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 ·不同自私节点比例下的Jitter 仿真分析 | 第54-55页 |
| ·不同自私节点比例下的包丢失率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