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公务员素质模型构建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 一、引言 | 第10-19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二) 研究价值 | 第13-15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四)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五)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 (六) 术语界定 | 第18-19页 |
| 二、素质理论 | 第19-28页 |
| (一) 素质概念 | 第19-23页 |
| (二) 素质特征 | 第23-24页 |
| (三) 素质类型 | 第24-25页 |
| (四) 素质水平 | 第25页 |
| (五) 素质要素 | 第25页 |
| (六) 素质模型 | 第25-26页 |
| (七) 素质词典 | 第26页 |
| (八) 模型功用 | 第26-27页 |
| (九) 公务员素质模型 | 第27页 |
| (十)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三、模型构建 | 第28-69页 |
| (一) 理论构建 | 第28-32页 |
| 1. 构建思路 | 第28页 |
| 2. 视角分类 | 第28-29页 |
| 3. 分项推导 | 第29-30页 |
| 4. 要素确定 | 第30-31页 |
| 5. 模型构建 | 第31页 |
| 6. 本节小结 | 第31-32页 |
| (二) 实证验证 | 第32-67页 |
| 1.总体设计 | 第32-33页 |
| 2.设问逻辑 | 第33页 |
| 3. 样本描述 | 第33-35页 |
| 4. 数据分析 | 第35-66页 |
| 5.检验模型 | 第66页 |
| 6. 本节小结 | 第66-67页 |
| (三) 模型修正 | 第67-69页 |
| 1. 途径比较 | 第67页 |
| 2. 框架调整 | 第67页 |
| 3. 结构确定 | 第67页 |
| 4. 内容修订 | 第67-68页 |
| 5. 最终成果 | 第68页 |
| 6. 本章总结 | 第68-69页 |
| 四、结语 | 第69-81页 |
| (一) 标杆比较 | 第69-70页 |
| (二) 总体分析 | 第70-71页 |
| (三) 研究意义 | 第71-72页 |
| (四) 具体应用 | 第72-78页 |
| (五) 操作指南 | 第78-79页 |
| (六)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 附录 | 第81-93页 |
| 附录1: 公务员素质模型调查表(公务员卷) | 第81-84页 |
| 附录2: 公务员素质模型调查表(专家卷) | 第84-87页 |
| 附录3: 公务员素质词典 | 第87-92页 |
| 附录4: 调研单位名单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