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页 |
一、概论 | 第6-17页 |
(一) 有毒物质侵权的含义 | 第6-7页 |
(二) 有毒物质侵权的特征 | 第7-8页 |
(三) 引发有毒物质侵权的活动类型 | 第8-13页 |
(四) 有毒物质侵权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二、有毒物质侵权中的核心问题——因果关系 | 第17-23页 |
(一) 医学因果关系 | 第18页 |
(二) 因果关系的含义 | 第18-21页 |
(三) 有毒物质侵权中的因果关系对科学和医学的依赖 | 第21-23页 |
三、证明因果关系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 缺乏记录暴露的数据 | 第23页 |
(二) 多病因现象 | 第23-24页 |
(三) 缺乏毒物学研究信息 | 第24页 |
(四) 现有科技手段的有限性 | 第24-26页 |
(五) 被告的确定 | 第26-27页 |
四、有毒物质侵权因果关系的证明手段 | 第27-32页 |
(一) 暴露及其程度的证明 | 第27-28页 |
(二) 运用临床病症的逻辑推论 | 第28-29页 |
(三) 细胞遗传学的运用 | 第29页 |
(四) 动物试验推断 | 第29页 |
(五) 流行病学研究 | 第29-31页 |
(六) 临床生态学研究 | 第31页 |
(七) 鉴别诊断 | 第31-32页 |
(八) 时间联系——医学因果关系的证据之一 | 第32页 |
五、因果关系证明的替代手段——以认定损害取代证明疾病 | 第32-34页 |
(一) 法律保护的利益:健康不受影响 | 第32-33页 |
(二) 将亚临床效应认定为损害 | 第33-34页 |
六、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详细摘要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