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 ·概述 | 第13-16页 |
| ·纳米介孔材料 | 第13-16页 |
| ·稀土铈基氧化物 | 第16页 |
|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6-20页 |
| ·模板合成法 | 第16-19页 |
| ·水热合成法 | 第19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9-20页 |
| ·阳极腐蚀法 | 第20页 |
| ·介孔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0-23页 |
| ·XRD分析 | 第20-21页 |
| ·形貌观察 | 第21页 |
| ·BET分析 | 第21-22页 |
| ·光谱分析 | 第22页 |
| ·其他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 ·稀土铈基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稀土铈基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23页 |
| ·模板剂合成稀土介孔CeO_2的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 ·合成稀土介孔CeO_2材料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稀土铈基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25-28页 |
| ·尾气净化的应用 | 第25-26页 |
| ·在抛光粉中的应用 | 第26页 |
| ·在紫外线遮断剂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在氧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27页 |
| ·CeO_2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7页 |
| ·其他用途 | 第27-28页 |
| ·课题的选择和目的 | 第28-31页 |
| ·本研究项目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 第28页 |
| ·本研究项目的研究方案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 ·原料 | 第31页 |
|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步骤 | 第31-34页 |
| ·纳米介孔CeO_2样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 ·以SDS为模板合成介孔CeO_2材料 | 第31-32页 |
| ·以β-环糊精、三乙胺为混合模板合成介孔CeO_2材料 | 第32页 |
| ·介孔CePO_4样品的制备 | 第32-34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CePO_4样品的制备 | 第32-33页 |
| ·以十八胺为模板剂CePO_4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 ·以氯化铈为铈源CePO_4样品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35页 |
| ·形貌观察 | 第3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页 |
| ·综合热分析 | 第35页 |
| ·粉体比表面分析 | 第35页 |
| ·XPS分析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SDS为模板剂合成介孔CeO_2 | 第37-45页 |
| ·XRD表征 | 第37-38页 |
| ·介孔孔道参数分析 | 第38-42页 |
|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38-39页 |
| ·孔径分布分析 | 第39-40页 |
| ·DFT分析 | 第40-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β-环糊精和三乙胺为混合模版剂合成介孔CeO_2 | 第45-63页 |
| ·XRD分析 | 第45-49页 |
| ·小角 XRD分析 | 第45-48页 |
| ·不同反应时间下样品的小角 XRD分析 | 第45-46页 |
| ·不同模板剂样品的小角 XRD分析 | 第46-47页 |
| ·不同反应温度下样品 XRD的分析 | 第47页 |
| ·400℃煅烧前后样品的小角 XRD分析 | 第47-48页 |
| ·大角 XRD分析 | 第48-49页 |
| ·孔道参数分析 | 第49-59页 |
| ·400℃煅烧前后样品的孔道参数分析 | 第49-54页 |
| ·400℃煅烧前后样品的吸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49-51页 |
| ·400℃煅烧前后样品的孔径分布分析 | 第51-52页 |
| ·400℃煅烧前后样品的表面能量分布分析 | 第52-54页 |
| ·以β-环糊精作为模板剂合成样品的BET分析 | 第54-56页 |
| ·以β-环糊精作为模板剂合成样品的吸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54页 |
| ·以β-环糊精作为模板剂合成样品的孔径分布分析 | 第54-55页 |
| ·以β-环糊精作为模板剂合成样品的能量分布分析 | 第55-56页 |
| ·改变反应温度合成样品的BET分析 | 第56-59页 |
| ·改变反应温度合成样品的吸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56-57页 |
| ·改变反应温度合成样品的孔径分布分析 | 第57-58页 |
| ·改变反应温度合成样品的表面能量分布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 ·本章小节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介孔CePO_4的合成研究 | 第63-79页 |
| ·XRD分析 | 第63-68页 |
| ·小角 XRD分析 | 第63-67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小角XRD分析 | 第63-65页 |
| ·表面活性剂含量不同的小角XRD分析 | 第65页 |
| ·煅烧前后小角XRD分析 | 第65-66页 |
| ·以氯化铈为铈源铈源的小角XRD分析 | 第66-67页 |
| ·大角 XRD分析 | 第67-68页 |
| ·表面活性剂含量不同的大角XRD分析 | 第67页 |
| ·煅烧前后大角 XRD分析 | 第67-68页 |
| ·TEM和HRTEM分析 | 第68-69页 |
|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析 | 第69-71页 |
| ·IR分析 | 第71-72页 |
| ·TG/DTA分析 | 第72-74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74-7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77页 |
| ·本章小节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第79-81页 |
| 1.SDS为模板剂合成介孔CeO_2 | 第79页 |
| 2.β-环糊精和三乙胺为混合模版剂合成介孔CeO_2 | 第79-80页 |
| 3.介孔CePO_4的合成研究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1-92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