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导论 | 第16-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页 |
·研究方法与资料运用的说明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资料运用说明 | 第22-23页 |
·研究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3-24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2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3-24页 |
2 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述评 | 第24-34页 |
·西方消费经济理论 | 第24-27页 |
·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当代西方消费经济理论 | 第25-27页 |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第27-28页 |
·国内消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第28-34页 |
·中国消费问题研究的沿革 | 第28-29页 |
·中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 第29-34页 |
3 牧户与农户收入水平比较 | 第34-47页 |
·牧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 第34-39页 |
·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动趋势 | 第34-36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动趋势 | 第36-38页 |
·牧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 第38-39页 |
·牧民与农民纯收入结构比较 | 第39-42页 |
·工资性纯收入差异 | 第40-41页 |
·家庭经营纯收入差异 | 第41页 |
·财产性纯收入差异 | 第41-42页 |
·转移性纯收入差异 | 第42页 |
·牧民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来源比较 | 第42-45页 |
·来自第一产业纯收入的比较 | 第43页 |
·来自第二产业纯收入的比较 | 第43-44页 |
·来自第三产业纯收入的比较 | 第44-45页 |
·牧民与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比较 | 第45-47页 |
·牧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变动 | 第45页 |
·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变动 | 第45-46页 |
·牧民与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比较 | 第46-47页 |
4 牧户与农户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比较 | 第47-64页 |
·消费水平比较 | 第47-53页 |
·牧户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 第47-51页 |
·农户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 第51-53页 |
·平均消费倾向及储蓄倾向的比较 | 第53-57页 |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 | 第54-56页 |
·引致消费倾向差异的原因 | 第56-57页 |
·平均储蓄倾向比较 | 第57页 |
·消费结构比较 | 第57-64页 |
·食品消费比较 | 第58-59页 |
·衣着消费比较 | 第59-60页 |
·居住消费比较 | 第60页 |
·家庭设备消费比较 | 第60-61页 |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比较 | 第61页 |
·医疗保健消费比较 | 第61-62页 |
·交通和通讯消费比较 | 第62页 |
·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比较 | 第62-64页 |
5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牧户与农户消费行为的比较 | 第64-76页 |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 | 第64-66页 |
·ELES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ELES模型的参数的估计 | 第66页 |
·牧户与农户消费需求比较 | 第66-70页 |
·基本消费需求 | 第66-67页 |
·消费结构 | 第67-68页 |
·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预算份额 | 第68-70页 |
·牧户与农户需求弹性比较 | 第70-74页 |
·收入弹性 | 第70-71页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第71-73页 |
·收入补偿价格弹性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6 牧户与农户食品消费行为比较 | 第76-95页 |
·食品消费的相关概念 | 第76-78页 |
·食品及供求关系 | 第76页 |
·食品消费结构 | 第76-77页 |
·食品供求结构 | 第77-78页 |
·牧户与农户食品消费的演进与变迁 | 第78-82页 |
·牧户食品消费的演进 | 第78-81页 |
·农户食品消费的变迁 | 第81-82页 |
·牧户与农户食品消费量的比较 | 第82-87页 |
·肉蛋奶消费量比较 | 第82-85页 |
·粮食、蔬菜及瓜果类消费量比较 | 第85-87页 |
·酒消费量比较 | 第87页 |
·牧户与农户食品消费结构的比较 | 第87-91页 |
·牧户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动 | 第87-89页 |
·农户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动 | 第89-91页 |
·牧户与农户食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第91-93页 |
·农业结构的不同是食品消费差异的主要根源 | 第91-92页 |
·经济水平对食品消费的影响 | 第92页 |
·社会文化对食品消费的影响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7 牧户与农户住房消费行为比较 | 第95-104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消费的演变与变迁 | 第95-97页 |
·牧户住房变迁 | 第95-96页 |
·农户居住的演变 | 第96-97页 |
·牧户与农户居住支出比较 | 第97-98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支出的绝对值比较 | 第97页 |
·牧户与农户居住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比较 | 第97-98页 |
·牧户与农户人均居住面积比较 | 第98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质量比较 | 第98-102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结构比较 | 第98-99页 |
·牧户与农户新建住房情况比较 | 第99-100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消费资金来源比较 | 第100-102页 |
·牧户与农户住房消费倾向比较 | 第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8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行为比较 | 第104-113页 |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特征与演变的比较 | 第104-109页 |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的特征 | 第104-105页 |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的演变 | 第105-109页 |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 第109-110页 |
·牧户与农户耐用品消费的制约因素 | 第110-112页 |
·收入水平与耐用消费品消费 | 第110-111页 |
·价格水平与耐用消费品消费 | 第111-112页 |
·商品供应与耐用消费品消费 | 第112页 |
·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与耐用消费品消费 | 第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9 牧户与农户服务消费行为比较 | 第113-127页 |
·牧户与农户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结构比较 | 第114-119页 |
·牧户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结构分析 | 第114-116页 |
·农户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结构分析 | 第116-117页 |
·牧户与农户服务消费的消费结构 | 第117-119页 |
·牧户与农户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比较 | 第119-121页 |
·文化、体育、娱乐服务消费水平 | 第119页 |
·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结构 | 第119-121页 |
·牧户与农户的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比较 | 第121-124页 |
·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水平 | 第121-122页 |
·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结构 | 第122-124页 |
·牧户与农户医疗保健服务消费比较 | 第124-126页 |
·医疗保健服务消费水平 | 第124-125页 |
·医疗保健服务消费结构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7-135页 |
·研究结论 | 第127-130页 |
·政策建议 | 第130-135页 |
·千方百计增加牧户与农户收入,夯实保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基础 | 第130-131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 第131-132页 |
·强化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 | 第132-133页 |
·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的消费信贷 | 第133-134页 |
·优化农村牧区消费环境 | 第134页 |
·牧户与农户消费行为的某些不合理的选择需要政府和媒体的引导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重要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重要科研成果 | 第142-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143-147页 |
永久性通讯地址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