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其他疗法论文--食养、食疗论文

古代中医食疗理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30页
1 导论第30-35页
   ·概念诠释第30-3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史料来源和研究范围第34-35页
   ·研究方法第35页
2 源流变迁第35-56页
   ·食疗考源第35-39页
     ·食药资源第37页
     ·食疗著作第37-38页
     ·理论阐述第38页
     ·应用范围第38页
     ·烹调剂型第38页
     ·食法禁忌第38-39页
     ·食疗医政第39页
     ·小结第39页
   ·先秦食养理念之形成第39-42页
   ·汉唐食疗理法体系之构建第42-47页
   ·宋元明清食疗理法之承传变迁第47-56页
3 理法研究第56-74页
   ·基本原理第56-62页
     ·阴阳整体理论第56-58页
     ·性味功用理论第58-60页
     ·脾胃功能理论第60-62页
   ·治疗法则第62-68页
     ·审需辨积,食以调之第63-64页
     ·思迁达变,食以应之第64-66页
     ·损益有度,食以守之第66-67页
     ·脾胃为本,食以护之第67-68页
   ·配制法则第68-70页
     ·配伍法则第68-70页
     ·烹制法则第70页
   ·选料法则第70-71页
     ·卫生原则第70页
     ·道地原则第70-71页
     ·鲜活原则第71页
   ·食用法则第71-74页
     ·食用方法第71-73页
     ·食忌第73-74页
4. 讨论与结论第74-80页
   ·概念讨论第74-75页
   ·理法讨论第75页
   ·影响因素讨论第75页
   ·分型讨论第75页
   ·烹饪方法和剂型讨论第75-76页
   ·食疗与药疗的关系第76-77页
   ·食疗学派讨论第77页
   ·结论第77-80页
5 致谢第80-82页
6 附录:食疗经典著作分析第82-104页
   ·《太平圣惠方》第82-88页
   ·《养老奉亲书》第88-96页
   ·《饮膳正要》第96-103页
   ·食疗经典著作统计结果分析第103-104页
7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8 个人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税收思想简论
下一篇:基于候选基因的肝癌遗传关联研究及CD82启动子区SNPs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