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言 | 第9-21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二、研究对象及主题 | 第14-15页 |
三、文献综述及评论 | 第15-17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7-19页 |
五、研究意义和预期价值 | 第19-20页 |
六、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发展理论述评 | 第21-53页 |
一、发展观和自我发展 | 第21-23页 |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 | 第23-30页 |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论 | 第30-34页 |
四、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族自我发展问题的论述 | 第34-36页 |
五、国内理论界相关研究综述 | 第36-42页 |
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的成因 | 第42-53页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经济基础及差距 | 第53-79页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农牧业发展趋势及现状 | 第53-58页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 第58-63页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三次产业增长变动分析 | 第63-65页 |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程度 | 第65-70页 |
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 第70-73页 |
六、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总体增长态势 | 第73-74页 |
七、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 | 第74-79页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 第79-101页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类发展 | 第79-83页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 | 第83-87页 |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中的作用 | 第87-95页 |
四、宗教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 | 第95-101页 |
第四章 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问题 | 第101-117页 |
一、推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意义 | 第101-103页 |
二、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现状 | 第103-114页 |
三、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4-115页 |
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思路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第117-141页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差距:评价与比较 | 第117-128页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动 | 第128-132页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32-138页 |
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 | 第138-141页 |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 | 第141-167页 |
一、现行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 第141-143页 |
二、国外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政策的借鉴 | 第143-153页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153-159页 |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构架 | 第159-164页 |
五、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措施 | 第164-167页 |
第七章 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组织保障和创新 | 第167-181页 |
一、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组织制度创新 | 第167-171页 |
二、围绕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业区建设,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营机制 | 第171-172页 |
三、提高农牧产品商品率,发展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 | 第172-173页 |
四、激活农业组织模式生产要素,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 第173-174页 |
五、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 第174-180页 |
六、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乡村组织体系创新 | 第180-181页 |
结语 | 第181-184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2页 |
后记 | 第192-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