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史的回顾 | 第12-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课题研究史的回顾 | 第13-16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选题理论依据及意义 | 第16-17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创新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宁夏平原农牧业开发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第18-24页 |
一、气候条件 | 第18-19页 |
二、水资源 | 第19-21页 |
三、地质、地貌 | 第21-22页 |
四、土壤 | 第22页 |
五、植被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13至19世纪中央政权对宁夏平原的经营方略 | 第24-34页 |
第一节 蒙元时期对宁夏平原的经营方略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明代对宁夏平原的经营方略 | 第26-30页 |
第三节 清代对宁夏平原的经营方略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13至19世纪宁夏平原劳动力资源、民族状况 | 第34-51页 |
第一节 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 第34-38页 |
一、人口数量 | 第34-36页 |
二、劳动力的构成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明代宁夏平原的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 第38-44页 |
一、人口数量 | 第38-40页 |
二、人口分布状况 | 第40-41页 |
三、民族构成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清代宁夏平原的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 第44-49页 |
一、人口数量 | 第44-48页 |
二、人口分布状况 | 第48页 |
三、民族构成 | 第48-49页 |
第四节 蒙元明清时期劳动力资源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水利建设与土地垦殖 | 第51-105页 |
第一节 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与土地垦殖 | 第52-57页 |
一、水利建设 | 第52-54页 |
二、土地垦殖 | 第54-57页 |
第二节 明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与土地垦殖 | 第57-77页 |
一、水利建设 | 第57-63页 |
二、土地垦殖 | 第63-76页 |
附 《嘉靖宁夏新志》有关宁夏平原各渠道的记载 | 第76-77页 |
第三节 清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与土地垦殖 | 第77-98页 |
一、水利建设 | 第77-94页 |
二、土地垦殖 | 第94-98页 |
第四节 蒙元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粮食产量、消费量与土地承载力 | 第98-102页 |
第五节 蒙元明清三代农业生产技术 | 第102-103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农作物(种植业) | 第105-122页 |
第一节 谷类作物的种植 | 第105-112页 |
第二节 蔬类的种植 | 第112-114页 |
第三节 果木类的种植 | 第114-117页 |
第四节 花草药类的种植 | 第117-120页 |
第五节 棉花的试种 | 第120-121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畜牧业的发展 | 第122-131页 |
第一节 蒙元明清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122-127页 |
第二节 蒙元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的牲畜种类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宁夏平原的家禽饲养业、渔业 | 第129-130页 |
第四结 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七章 农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31-157页 |
第一节 13至19世纪战争对宁夏平原的农牧业开发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第二节 13至19世纪宁夏平原植被的变迁 | 第133-135页 |
第三节 13至19世纪宁夏平原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135-151页 |
第四节 13至19世纪宁夏平原土地的沙漠化状况 | 第151-15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八章 农牧业开发的反思 | 第157-164页 |
第一节 宁夏平原环境恶化成因探析 | 第157-159页 |
第二节 今天宁夏平原农牧开发中的生态问题 | 第159-160页 |
第三节 宁夏平原农牧业开发的反思 | 第160-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4页 |
附图 | 第174-187页 |
后记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