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引发的文化热潮 | 第7-10页 |
一、昆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10-15页 |
(一) “委婉清扬”的昆曲原生态阶段 | 第10-11页 |
(二) “别开堂奥”的昆曲革新阶段 | 第11-12页 |
(三) “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昆曲繁荣阶段 | 第12-13页 |
(四) 曲高和寡的昆曲衰落阶段 | 第13-15页 |
二、昆曲写意性的文化内涵 | 第15-26页 |
(一) 写意内涵的发掘 | 第15-17页 |
(二) 二维至三维的转变——意象 | 第17-22页 |
(三) 穿越时空的四维延伸——意境 | 第22-24页 |
(四) 互动式写意与解意道 | 第24-26页 |
三、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 | 第26-33页 |
(一) 昆曲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 | 第26-28页 |
(二) 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 | 第28-33页 |
四、昆曲唯美化特征的吴文化成因 | 第33-38页 |
(一) 吴音:温婉清丽 | 第33-34页 |
(二) 吴地:江南水乡 | 第34-35页 |
(三) 吴人:尚武崇文 | 第35-38页 |
结论:当代文化语境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