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NO_3~-吸收的动力学特性 | 第11-12页 |
·植物NO_3~-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4页 |
·高亲和NO_3~-转运蛋白(NRT2)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3页 |
·低亲和NO_3~-转运蛋白基因(NRT1)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14页 |
·植物NO_3~-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4-16页 |
·NO_3~-的诱导调节 | 第14-15页 |
·反馈抑制调节 | 第15页 |
·昼夜节律和碳调节 | 第15页 |
·空间和发育调节 | 第15-16页 |
·NO_3~-转运蛋白自身的调节 | 第16页 |
·其它因素的调节 | 第16页 |
·启动子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启动子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及重要调控元件 | 第17-18页 |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以及在基因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 | 第18-19页 |
·根癌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分子机理 | 第19-20页 |
·根癌农杆菌的一般特性 | 第19-20页 |
·Ti质粒的致瘤原理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水稻新型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TNrt2.1的克隆 | 第21-3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OsTNrt2.1的PCR扩增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26-27页 |
·测序结果及和基因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序列分析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水稻新型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TNrt2.1的表达 | 第31-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材料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水稻根系与叶片RNA提取 | 第33-34页 |
·OsTNrt2.1在幼苗中根、叶中的表达特征 | 第34页 |
·NH_4~+对OsTNrt2.1表达的反馈抑制调节 | 第34-35页 |
·昼夜节律对OsTNrt2.1表达的影响 | 第35页 |
·NO_3~-对OsTNrt2.1表达的诱导调节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实验中所用植物R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注意事项 | 第36页 |
·OsTNrt2.1的表达受到MS_4~+的抑制 | 第36-37页 |
·OsTNrt2.1的表达表现为昼夜节律特征 | 第37页 |
·OsTNrt2.1的表达受到NO_3~-的诱导 | 第37页 |
·OsTNrt2.1的表达表现为双亲和特征 | 第37-38页 |
第四章 OsTNrt2.1的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 第38-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流程 | 第41-42页 |
·重组载体的鉴定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OsTNrt2.1启动子的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 第46-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OsTNrt2.1启动子及各缺失片段的PCR扩增 | 第48页 |
·启动子区重要调控元件的鉴定和分析 | 第48-49页 |
·融合OsTNrt2.1启动子及不同启动子缺失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烟草的遗传转化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发表文章 | 第63-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