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状况 | 第7-9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二、宋代职务犯罪的含义及州县官的行政职责 | 第10-15页 |
(一) 宋代职务犯罪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 宋代州县官的行政职责 | 第11-15页 |
三、宋代州县官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 | 第15-33页 |
(一) 犯赃 | 第15-21页 |
1. 受贿、行贿 | 第15-18页 |
2. 受所监临财物 | 第18-19页 |
3. 监守自盗 | 第19-20页 |
4. 坐赃 | 第20-21页 |
(二) 擅权行为 | 第21-25页 |
1. 为政酷虐 | 第21-22页 |
2. 行政越权 | 第22-25页 |
(三) 失职 | 第25-31页 |
1. 作为有误 | 第25-28页 |
2. 不作为 | 第28-31页 |
(四) 欺妄 | 第31-33页 |
四、宋代州县官职务犯罪的主要危害 | 第33-36页 |
五、宋代州县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 第36-44页 |
(一)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集权专制统治 | 第36-37页 |
(二) 直接原因:封建法制得不到认真执行 | 第37-42页 |
(三) 间接原因:选官任官制度的影响及吏胥的推波助澜 | 第42-43页 |
(四) 个人因素 | 第43-44页 |
六、宋代预防州县官职务犯罪的措施 | 第44-49页 |
(一) 行政预防措施 | 第44-45页 |
(二) 法令法规 | 第45-46页 |
(三) 监察制度 | 第46-47页 |
(四) 舆论监督 | 第47-49页 |
七、宋代防治州县官职务犯罪的效果及评价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