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药用菊花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药用菊花的栽培历史 | 第14-15页 |
·药用菊花的性味与功能主治 | 第15-16页 |
·药用菊花的资源与分布 | 第16-17页 |
·药用菊花的药理作用 | 第17-18页 |
·药用菊花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 第18-20页 |
·药用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20-21页 |
·药用菊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24-30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第24-2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 第25-27页 |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次生代谢途径 | 第27-28页 |
·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与其在植物界的分布概况 | 第28-29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用 | 第29-30页 |
·绿原酸简介 | 第30-33页 |
·绿原酸的结构与分子式 | 第30页 |
·绿原酸的异构体 | 第30-31页 |
·绿原酸在在植物体次生代谢途径 | 第31-32页 |
·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 | 第32-33页 |
·绿原酸的功能与应用 | 第33页 |
·环境因素对植物体黄酮、绿原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33-34页 |
·光照 | 第33-34页 |
·温度 | 第34页 |
·水分 | 第34页 |
·矿质营养对植物体黄酮、绿原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34-39页 |
·氮 | 第34-35页 |
·磷 | 第35页 |
·钾 | 第35-36页 |
·钙 | 第36页 |
·镁 | 第36页 |
·硼 | 第36页 |
·矿质营养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黄酮、绿原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36-37页 |
·矿质营养对植物体黄酮、绿原酸合成代谢影响的可能机理 | 第37-39页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第39-45页 |
·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39-41页 |
·研究目标 | 第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药用菊花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的积累与分布状况 | 第41-42页 |
·施氮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次生代谢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施磷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次生代谢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施钾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次生代谢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氮、钾配合施用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次生代谢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施肥对药用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药用菊花UV和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施肥对其影响的评价 | 第42-43页 |
·研究课题创新点 | 第43-44页 |
·技术路线 | 第44-45页 |
3. 药用菊花干物质积累与矿质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 第45-54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试验设计 | 第46页 |
·菊花取样与样品制备 | 第4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药菊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状况 | 第47-48页 |
·药菊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含量动态变化 | 第48-49页 |
·药菊不同生育期各部位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特性 | 第49-51页 |
·药菊不同生育期对各矿质营养的吸收比率及养分间的吸收比例 | 第51-5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2-54页 |
4.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肥料配比以及覆盖地膜在福田河药菊上的应用效果 | 第54-61页 |
·前言 | 第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4-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5页 |
·菊花采收与样品制备 | 第55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福田河药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肥料配比对福田河药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8页 |
·覆盖地膜对福田河药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8-59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5. 不同施氮水平对药用菊花生长、次生代谢、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61-93页 |
·前言 | 第61-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4-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89页 |
·施氮水平对药菊生长的影响 | 第68-71页 |
·施氮水平对药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施氮水平对药菊鲜花产量的影响 | 第73-75页 |
·施氮水平对药菊花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75-77页 |
·施氮水平对药菊叶片和花中PAL活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施氮水平对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78-79页 |
·施氮水平对菊花中绿原酸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施氮水平对菊花中总酚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施氮水平对菊花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施氮水平对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82-84页 |
·各处理菊花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84-89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89-93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6. 不同施磷水平对药用菊花生长、次生代谢、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93-110页 |
·前言 | 第93-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4-95页 |
·试验材料 | 第94页 |
·试验设计 | 第9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94-9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7页 |
·施磷水平对药菊生长的影响 | 第95-97页 |
·施磷水平对药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97-99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产量的影响 | 第99-100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PAL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2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绿原酸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总酚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施磷水平对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07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07-110页 |
·讨论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0页 |
7.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用菊花生长、次生代谢、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10-138页 |
·前言 | 第110-1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112页 |
·试验材料 | 第111页 |
·试验设计 | 第111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11-11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35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生长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菊花产量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花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9-123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花中PAL活性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药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菊花中绿原酸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菊花中总酚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菊花中可溶性糖及氮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钾肥品种和施钾量对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各处理药菊花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132-135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35-138页 |
·讨论 | 第135-136页 |
·结论 | 第136-138页 |
8. 氮、钾配施对药用菊花产量、次生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 第138-159页 |
·前言 | 第138-1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9-140页 |
·试验材料 | 第139页 |
·试验设计 | 第13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39-1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40-156页 |
·氮、钾配施对药菊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40-145页 |
·氮、钾配施对菊花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45-151页 |
·氮、钾配施对药菊叶和花中PAL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51页 |
·氮、钾配施菊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51-152页 |
·氮、钾配施对菊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52-153页 |
·氮、钾配施对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 第153-155页 |
·各处理菊花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155-15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56-159页 |
·讨论 | 第156-157页 |
·结论 | 第157-159页 |
9. 药用菊花UV和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对施肥与其质量关系的评价 | 第159-185页 |
·前言 | 第159-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163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161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61-1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3-183页 |
·菊花UV光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163-165页 |
·施肥对菊花UV光谱指纹图谱的影响 | 第165-170页 |
·菊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170-172页 |
·施肥对菊花 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 第172-183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83-185页 |
·菊花UV光谱指纹图谱 | 第183页 |
·菊花HPLC指纹图谱 | 第183-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6页 |
附录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第196-197页 |
附录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97-198页 |
致谢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