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7页 |
第二章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 第17-41页 |
·普通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 第17-32页 |
·概述 | 第17页 |
·抗滑桩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 | 第18-19页 |
·弹性桩桩轴挠曲微分方程 | 第19-20页 |
·弹性桩计算的 K法 | 第20-23页 |
·弹性桩计算的m法 | 第23-24页 |
·刚性桩的内力计算 | 第24-28页 |
·抗滑桩的矩阵分析 | 第28-31页 |
·桩侧应力复核 | 第31-32页 |
·锚拉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 | 第32-37页 |
·锚索受力的变形协调计算法 | 第32-35页 |
·桩身内力、位移计算 | 第35-37页 |
·抗滑桩结构承载力设计 | 第37-41页 |
·抗滑桩正截面设计 | 第37-39页 |
·抗滑桩斜截面设计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优化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41-47页 |
·概述 | 第41页 |
·遗传算法 | 第41-42页 |
·非线性优化方法 | 第42页 |
·抗滑桩优化目标函数 | 第42-43页 |
·普通抗滑桩优化目标函数 | 第42-43页 |
·锚拉桩优化目标函数 | 第43页 |
·抗滑桩优化约束条件 | 第43-45页 |
·普通抗滑桩优化约束条件 | 第43-45页 |
·锚拉桩优化约束条件 | 第45页 |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 | 第45-46页 |
·非线性优化模型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开发 | 第47-51页 |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开发简介 | 第47页 |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开发流程 | 第47-48页 |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界面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算例验证与工程应用 | 第51-66页 |
·普通桩验证 | 第51-57页 |
·工程描述 | 第51页 |
·造价计算 | 第51-53页 |
·理正验证 | 第53-54页 |
·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 第54-56页 |
·非线性优化设计 | 第56-57页 |
·最终结果 | 第57页 |
·锚拉桩验证 | 第57-66页 |
·锚拉力验证 | 第58-59页 |
·工程描述 | 第59-60页 |
·造价计算 | 第60-62页 |
·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 第62-63页 |
·非线性优化设计 | 第63-64页 |
·最终结果 | 第64-66页 |
第六章 优化效果对比分析 | 第66-69页 |
·遗传算法和非线性 Fmincon优化算法优缺点 | 第66-67页 |
·初始值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优化建议 | 第68-69页 |
第七章 优化设计系统版本升级及英文版 | 第69-74页 |
·G810-89与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不同之处 | 第69-70页 |
·系统版本升级 | 第70-71页 |
·系统英文版本的开发 | 第71-7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取得成果 | 第74页 |
·存在的问题及程序改进方向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