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监督的历史回顾与制度反思 | 第12-19页 |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的萌芽情况 | 第12页 |
·我国金融期货试点失败的制度原因分析 | 第12-17页 |
·时滞性问题严重 | 第13页 |
·非正规约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第13-14页 |
·强制性制度变迁远多于诱致性制度变迁 | 第14-15页 |
·产权不清导致缺乏真正的市场法人主体 | 第15-16页 |
·股票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和不完全 | 第16-17页 |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监督的基础 | 第17-19页 |
·市场基础 | 第17-18页 |
·制度基础 | 第18-19页 |
第3章 世界主要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及其特点和趋势 | 第19-28页 |
·世界主要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 | 第19-25页 |
·美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 | 第19-21页 |
·英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 | 第21-23页 |
·日本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 | 第23-24页 |
·香港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变迁 | 第24-25页 |
·世界主要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变迁的特点 | 第25-28页 |
·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 | 第25-26页 |
·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 | 第26页 |
·修改内容具有明显的法律整合趋势 | 第26-28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监督的法律思考 | 第28-40页 |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的原则 | 第28-29页 |
·价值选择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8页 |
·操作上遵循法律监管体系建设的专业系统透明化原则 | 第28-29页 |
·立法思路上遵循科学借鉴原则 | 第29页 |
·我国金融期货立法技术层面上的基础问题 | 第29-32页 |
·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法律概念体系 | 第29-30页 |
·与相关法律规范相协调 | 第30-31页 |
·按照法理要求规范各个相应的环节 | 第31-32页 |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 | 第32-40页 |
·正式规则的构建 | 第32-37页 |
·非正式规则的优化 | 第37-38页 |
·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