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内涵及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含义 | 第17页 |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17-19页 |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第19-20页 |
·产业结构演变模式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西安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6页 |
·西安市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22-24页 |
·西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工业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 第27页 |
·西安市产业发展阶段判别 | 第27-30页 |
·从产业结构比重角度分析 | 第27-29页 |
·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角度分析 | 第29页 |
·从工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29页 |
·从就业结构角度分析 | 第29-30页 |
·西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进程不协调 | 第30-31页 |
·非农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 第31-33页 |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过低,造成经济发展总量偏低 | 第33-34页 |
·缺乏大型企业集团,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 | 第36-40页 |
·内部动因 | 第36-37页 |
·技术进步影响 | 第36页 |
·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变化影响 | 第36-37页 |
·供给结构变化影响 | 第37页 |
·外部动因 | 第37-40页 |
·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影响 | 第37-38页 |
·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及财税政策影响 | 第38页 |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影响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40-61页 |
·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判定标准 | 第40-41页 |
·主导产业的概念 | 第40页 |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 第40-41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1-45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1-42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5页 |
·主导产业确定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的确定 | 第46-48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第47-48页 |
·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定量分析 | 第48-56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0页 |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第50-52页 |
·提取主成分以及对各主成分进行解释 | 第52-54页 |
·计算主成分得分及排名情况 | 第54-56页 |
·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定性分析 | 第56-60页 |
·西安市主导产业的筛选 | 第60-61页 |
第六章 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重组构建 | 第61-68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及目标 | 第61-63页 |
·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 第61-62页 |
·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第62-63页 |
·西安市产业部门结构优化重组的构建 | 第63-68页 |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想图 | 第63-64页 |
·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想图 | 第64-65页 |
·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想图 | 第65页 |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想图 | 第65-66页 |
·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想图 | 第66-68页 |
第七章 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 | 第68-71页 |
·采取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办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第68页 |
·实现政府的管理创新,规范西安的发展环境 | 第68-69页 |
·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培养 | 第69-70页 |
·培养具有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 | 第70-71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