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校园文化概述 | 第13-20页 |
·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13-14页 |
·关于校园文化的种种解说 | 第13-14页 |
·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 第14页 |
·校园文化的历史探源 | 第14-16页 |
·校园文化的性质、特征及功能 | 第16-20页 |
·校园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 第16-18页 |
·校园文化的功能 | 第18-20页 |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文化-教育-人的互动 | 第20-33页 |
·文化与人的辩证关系 | 第20-23页 |
·文化的本质 | 第20-21页 |
·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功能 | 第21-22页 |
·文化与人的互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22-23页 |
·教育与人的辩证关系 | 第23-25页 |
·教育的本质 | 第23页 |
·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23-24页 |
·教育与人的互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24-25页 |
·文化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25-30页 |
·大教育观与大文化观 | 第25-26页 |
·当代文化的变迁与教育观的嬗变 | 第26-29页 |
·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29-30页 |
·以人为本:基于文化、教育与人互动关系的思考 | 第30-33页 |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 第30-32页 |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的总思路 | 第32-33页 |
三、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 第33-40页 |
·校园文化建设解析 | 第33-35页 |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 第33-34页 |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34-35页 |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 第35-37页 |
·当代校园人的含义及其构成 | 第35页 |
·当代校园人的精神风貌 | 第35-36页 |
·校园人的主体性 | 第36-37页 |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精神的塑造 | 第37-40页 |
·大学精神的内涵 | 第37-38页 |
·校园人的价值观与大学精神 | 第38-39页 |
·塑造大学精神的重大意义 | 第39-40页 |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与展望 | 第40-51页 |
·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建设 | 第40-42页 |
·校园布局生态化 | 第40-41页 |
·校园建筑与艺术景点的设计人文化 | 第41-42页 |
·校园硬件设施的现代化 | 第42页 |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 第42-44页 |
·完善日常规章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 | 第42-43页 |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机制 | 第43页 |
·深刻认识制度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43-44页 |
·以人为本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44-45页 |
·开展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44-45页 |
·加强多方位文化交流 | 第45页 |
·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建设 | 第45-47页 |
·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网 | 第45-46页 |
·树立良好的校风,塑造独特的大学精神 | 第46-47页 |
·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势 | 第47-51页 |
·加强现代化载体和新阵地建设 | 第47-49页 |
·积极引导学生社区文化和小群体文化建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