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简介 | 第7-9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概念 | 第7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意义 | 第7-8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科学技术可视化的应用 | 第8-9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现实技术 | 第9-12页 |
| ·二维数据场的可视化技术 | 第9-10页 |
| ·颜色映射法 | 第9页 |
| ·等值线法 | 第9页 |
| ·立体图法 | 第9页 |
| ·层次分割法 | 第9-10页 |
| ·三维数据场的可视化技术 | 第10-12页 |
| ·抽取表面信息的可视化技术 | 第10-11页 |
|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课题 | 第12-14页 |
| ·论文范围与课题意义 | 第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页 |
| ·内容组织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等值面生成技术 | 第14-26页 |
| ·体数据 | 第15-16页 |
| ·规则体数据在三维空间中的定义 | 第15-16页 |
| ·体数据的获取 | 第16页 |
| ·Marching Cubes 算法 | 第16-21页 |
| ·原始移动立方体算法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大量三角面片的产生问题 | 第19页 |
| ·二义性问题 | 第19页 |
| ·效率问题 | 第19-20页 |
| ·冗余问题 | 第20页 |
| ·移动立方体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大量三角面片生成的解决技术 | 第20页 |
| ·二义性的解决技术 | 第20页 |
| ·加快效率的解决技术 | 第20-21页 |
| ·冗余问题的解决技术 | 第21页 |
| ·光线投射算法 | 第21-22页 |
| ·光线投射法的主要加速技术 | 第21-22页 |
| ·减少投射光线的数目 | 第21-22页 |
| ·减少不必要的采样点 | 第22页 |
| ·提高图象质量的主要方法 | 第22页 |
| ·采样方法的改进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实验 | 第22-25页 |
| ·准备工作 | 第22-23页 |
| ·代码实现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体素生长的移动体素算法技术研究 | 第26-34页 |
| ·Marching Voxel(MV)算法 | 第26-29页 |
| ·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 ·MV 算法描述 | 第27-29页 |
| ·MV 算法的第一阶段 | 第27页 |
| ·MV 算法的第二阶段 | 第27-29页 |
| ·体素生长的移动体素算法 | 第29-30页 |
| ·体素生长 | 第29-30页 |
| ·移动体素算法 | 第30页 |
| ·实验 | 第30-32页 |
| ·可视化工具VTK(Visualization Toolkit) | 第30-31页 |
| ·体素生长MC 的VTK 类 | 第31-32页 |
| ·实验结果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空间分割技术研究 | 第34-43页 |
| ·问题引入 | 第34页 |
| ·八叉树(Octree)算法 | 第34-36页 |
| ·八叉树的逻辑结构 | 第34页 |
| ·构建八叉树的基本过程 | 第34-35页 |
| ·八叉树的存储 | 第35-36页 |
| ·八叉树的显示 | 第36页 |
| ·空间分割 | 第36-38页 |
| ·空间分割原理 | 第36-37页 |
| ·算法实现 | 第37-38页 |
| ·数据结构 | 第37页 |
| ·树的生成 | 第37页 |
| ·树的遍历 | 第37-38页 |
| ·三角面片的平滑显示 | 第38-41页 |
| ·点在等值面上的投影 | 第38-39页 |
| ·线段在等值面上的投影 | 第39-40页 |
| ·三角形在等值面上的投影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