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冬季两项运动 | 第12-25页 |
| ·冬季两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第12-13页 |
| ·冬季两项运动的起源 | 第12-13页 |
| ·世界冬季两项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3-17页 |
|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 ·冬季两项射击姿态介绍 | 第17-21页 |
| ·卧姿射击姿态 | 第17-19页 |
| ·立姿射击姿态 | 第19-21页 |
| ·影响冬季两项立姿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 | 第21-24页 |
| ·立姿射击技术 | 第21-23页 |
| ·心理素质 | 第23-24页 |
| ·生理反应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人体模型建立原理概述 | 第25-52页 |
| ·人体模型概述 | 第25-27页 |
| ·人体多质点模型概述 | 第25-26页 |
| ·人体多刚体模型概述 | 第26-27页 |
| ·人体多刚体模型动力学 | 第27-32页 |
| ·牛顿——欧拉方程 | 第27-28页 |
| ·拉格朗日方程 | 第28页 |
| ·Kane方程 | 第28-30页 |
| ·Roberson&Wittenbury方法(R/W方法) | 第30-32页 |
| ·Hatze方法 | 第32页 |
| ·ADAMS软件中数学模型建立理论 | 第32-42页 |
| ·ADAMS坐标系的选择 | 第32-33页 |
| ·ADAMS运动学分析 | 第33-34页 |
| ·ADAMS动力学分析 | 第34-42页 |
| ·人体运动环节参数的测量 | 第42-51页 |
|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方法 | 第44-51页 |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 4 立姿射击姿态模型建立 | 第52-63页 |
| ·ADAMS软件环境 | 第52-53页 |
|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53-60页 |
| ·人体模型几何数据的获取 | 第53-54页 |
| ·人体多体模型的建立 | 第54-57页 |
| ·人体关节铰的建立 | 第57-59页 |
| ·广义坐标和参考坐标系的选取 | 第59页 |
| ·人体肌肉模型 | 第59-60页 |
| ·人体模型与枪的连接 | 第60-61页 |
| ·枪的建模 | 第60页 |
| ·人体模型与枪模型的连接 | 第60-61页 |
| ·人体模型与地面作用 | 第61-62页 |
| ·人体双脚与滑雪板的作用 | 第61-62页 |
| ·滑雪板与地面的作用 | 第62页 |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 5 立姿射击姿态的模型仿真 | 第63-73页 |
| ·立姿射击姿态仿真 | 第63-66页 |
| ·控制建立及仿真 | 第63-64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4-66页 |
| ·双脚宽度对射击的影响的仿真 | 第66-69页 |
| ·模型建立 | 第6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6-69页 |
| ·腰部强度仿真 | 第69-72页 |
| ·腰部强度模型建立 | 第69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9-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