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行政诉讼行政所面临的问题 | 第5-6页 |
第一章 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论依据的主张 | 第6-14页 |
·对行政诉讼行政的三种认识:两种通说及作者观点 | 第6页 |
·现有观点在理论及实践上所带来的问题 | 第6-7页 |
·采用单重性质说并否定单纯救济说的理由 | 第7-8页 |
·笔者采用的司法审查性质说 | 第8-12页 |
·对行政诉讼目的的认识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行政复议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影响 | 第14-18页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区别 | 第14页 |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之实体衔接 | 第14-15页 |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程序衔接 | 第15页 |
·作者见解 | 第15-18页 |
第三章 目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存在之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8-21页 |
·立法技术问题分析 | 第18页 |
·现有理论研究方法论问题 | 第18-19页 |
·立法原则问题 | 第19页 |
·笔者主张的解决方案的原则 | 第19-20页 |
·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以二维角度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重构 | 第20-21页 |
第四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深度之见解 | 第21-25页 |
·对合理性审查的分析 | 第21-23页 |
·事实审查的分析 | 第23-24页 |
·对违反程序案件的列入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五章 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广度的认识 | 第25-28页 |
·对行政主体的界定 | 第25-26页 |
·笔者的建议 | 第26-28页 |
第六章 对行政行为的界定 | 第28-30页 |
·对行政行为概念的界定 | 第28页 |
·对引入行政处分概念的建议 | 第28-30页 |
第七章 根据司法审查性质对具体可诉行政处分的分类讨论 | 第30-35页 |
·抽象行政行为的观点 | 第30-32页 |
·内部行政行为的认识 | 第32-33页 |
·行政指导、行政合同及类似行为的认识 | 第33-34页 |
·事实行为与准行政行为的观点 | 第34-35页 |
结论 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总结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