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衰减介质的地震波数值模拟及吸收属性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地震波吸收衰减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地震波吸收衰减机制 | 第11-13页 |
·粘弹性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 | 第13-16页 |
·地层吸收参数提取方法 | 第16-18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衰减介质单程波法地震波传播理论 | 第20-45页 |
·粘弹性介质模型 | 第20-29页 |
·粘弹性介质基本模型 | 第20-25页 |
·地层吸收衰减表征参数 | 第25-29页 |
·粘弹性介质波动方程建立 | 第29-32页 |
·基于本构方程的粘弹性介质波动方程 | 第29-31页 |
·基于运动方程的粘弹性介质波动方程 | 第31-32页 |
·波动方程上下行波解耦 | 第32-35页 |
·单程波动方程推导 | 第32-34页 |
·波动方程解耦的条件 | 第34-35页 |
·衰减介质单程波法波场延拓算子 | 第35-44页 |
·衰减介质分步傅立叶法(SSF)波场延拓 | 第37-39页 |
·衰减介质傅立叶有限差分法(FFD)波场延拓 | 第39-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衰减介质单程波法数值模拟 | 第45-60页 |
·单程波法非零偏移距叠前正演模拟 | 第45-50页 |
·叠前正演的基本原理 | 第45-49页 |
·改进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49-50页 |
·衰减介质单程波法叠前深度偏移 | 第50-54页 |
·基于共炮集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思路 | 第50-51页 |
·地震反射波场成像原理 | 第51-52页 |
·数学表达式 | 第52-53页 |
·实现步骤 | 第53-54页 |
·单程波法零偏移距地震剖面正演模拟与偏移 | 第54-59页 |
·叠后正演模拟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 | 第54-57页 |
·叠后偏移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衰减介质地震波波场分析 | 第60-87页 |
·单程波方法地震数值模拟相位研究 | 第60-62页 |
·双程波与单程波方法地震数值模拟比较 | 第62-65页 |
·衰减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理论模型试算 | 第68-77页 |
·平层模型试算 | 第68-69页 |
·大庆模型试算 | 第69-73页 |
·实际地质模型试算 | 第73-77页 |
·实际资料中的衰减特征分析 | 第77-79页 |
·不同吸收分布模式地震响应分析 | 第79-87页 |
第五章 叠前地震资料地层相对吸收系数提取 | 第87-110页 |
·地层吸收参数提取基本假设 | 第88-89页 |
·有效吸收参数 | 第88页 |
·Q 与频率关系 | 第88-89页 |
·基于S 变换的吸收衰减分析 | 第89-91页 |
·叠前地震道集地层Q 值分析 | 第91-95页 |
·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地层吸收参数提取方法 | 第95-101页 |
·基于PFVO 法地层Q 值提取方法基本理论 | 第95-98页 |
·基于S 变换的叠前地震道集相对吸收系数提取 | 第98-101页 |
·数值试例 | 第101-103页 |
·实际资料应用 | 第103-110页 |
·叠前CMP 道集相对吸收系数提取 | 第103-106页 |
·角道集地震资料相对吸收系数提取 | 第106-11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