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及方药选择 | 第9-27页 |
| 1 SLE 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选择 | 第9-13页 |
| ·自发性 SLE 模型 | 第10-12页 |
| ·诱发性 SLE 模型 | 第12-13页 |
| ·BCL-2 转基因鼠模型 | 第13页 |
| 2 SLE 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 ·西医对该病的认识 | 第13-16页 |
|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6-20页 |
| 3 SLE 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西医治疗 | 第20-21页 |
| ·中医治疗 | 第21-22页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2页 |
| 4 方药组成 | 第22-27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7-46页 |
| 实验一 SLE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2 结果 | 第29-32页 |
| ·动物存活情况 | 第29页 |
| ·肾脏病理 | 第29页 |
| ·24 小时尿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血清 ANA 的滴度测定 | 第30-31页 |
| ·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状况的测定(光密度/统计面积) | 第31-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实验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 SLE 模型鼠疗效观察 | 第34-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2 结果 | 第36-39页 |
| ·动物存活情况 | 第36页 |
| ·肾脏病理 | 第36-37页 |
| ·24 小时尿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 ·血清 ANA 的滴度测定 | 第38页 |
| ·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状况的测定(光密度/统计面积) | 第38-39页 |
| 3 讨论 | 第39-46页 |
| ·中西医理论对 SLE 的认识 | 第39-42页 |
| ·SLE 的治疗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附录 | 第54-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科技查新报告 | 第64-75页 |
| 详细摘要 | 第75-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