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7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7-8页 |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8-11页 |
第二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 第11-17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况 | 第11-1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 第1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实时操作系统介绍 | 第12-17页 |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实时操作系统特征 | 第13页 |
·实时操作系统对内核的要求 | 第13-17页 |
第三章 嵌入式实时Linux 操作系统概述 | 第17-27页 |
·Linux 简介 | 第17页 |
·嵌入式实时Linux 概述 | 第17-18页 |
·主流嵌入式Linux 实时化方法 | 第18-22页 |
·独立核方法 | 第18-19页 |
·双核方法 | 第19-20页 |
·修改核方法 | 第20-21页 |
·资源核方法 | 第21-22页 |
·常见的实时Linux 操作系统 | 第22-27页 |
·RTLinux 和RTAI | 第22-23页 |
·Kurt-Linux | 第23-24页 |
·RED-Linux | 第24-27页 |
第四章 Linux 内核实时性分析、测试及优化策略 | 第27-35页 |
·内核实时性指标 | 第27-28页 |
·影响Linux 实时性的因素 | 第28-30页 |
·内核 | 第28页 |
·中断 | 第28-29页 |
·自旋锁(spinlock) | 第29页 |
·虚拟内存 | 第29-30页 |
·调度算法和调度点 | 第30页 |
·Linux 内核的实时性分析与测试 | 第30-34页 |
·调度延迟 | 第30-31页 |
·中断延迟 | 第31-32页 |
·虚拟内存引起的延迟 | 第32-33页 |
·上下文切换时间 | 第33页 |
·文件系统导致的系统延迟 | 第33-34页 |
·Linux 内核实时化策略 | 第34-35页 |
第五章 Linux 内核实时性改进 | 第35-51页 |
·中断机制改进 | 第35-43页 |
·Linux 中断机制 | 第35-41页 |
·中断 | 第35-36页 |
·中断处理程序 | 第36-37页 |
·中断数据结构 | 第37-38页 |
·中断上下文 | 第38-39页 |
·中断处理流程 | 第39-41页 |
·中断机制改进 | 第41-43页 |
·中断线程化策略 | 第41-42页 |
·新的中断处理流程 | 第42-43页 |
·同步机制改进 | 第43-47页 |
·Linux 同步机制 | 第43-45页 |
·Linux 同步机制优化策略 | 第45-47页 |
·改进后的Linux 内核测试 | 第47-51页 |
·测试环境 | 第47-48页 |
·测试内容与方法 | 第48-51页 |
·准备内核 | 第48页 |
·配置核心 | 第48-49页 |
·编译内核 | 第49页 |
·测试结果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