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引黄灌区节水潜力与耗水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宁蒙引黄灌区概况 | 第15-35页 |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自然地理 | 第15-19页 |
·社会经济 | 第19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19-21页 |
·灌区河流水系及湖泊 | 第19-20页 |
·灌区降水 | 第20页 |
·地表水资源 | 第20页 |
·灌区地下水资源 | 第20-21页 |
·水资源总量 | 第21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1-22页 |
·灌区取用水现状 | 第22-25页 |
·现状取水量 | 第22页 |
·用水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用水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宁蒙引黄灌区节水现状 | 第25-26页 |
·渠系工程现状 | 第25-26页 |
·节水灌溉现状 | 第26页 |
·种植结构现状 | 第26页 |
·宁蒙引黄灌区的特点 | 第26-33页 |
·工程特点 | 第31-32页 |
·灌溉特点 | 第32-33页 |
·宁蒙引黄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浪费现象严重 | 第33页 |
·用水结构不合理 | 第33页 |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 第33-34页 |
·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第34页 |
·灌区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 第34-35页 |
3 宁蒙引黄灌区适宜节水技术 | 第35-38页 |
·渠系改造 | 第35-36页 |
·中低产田改造与土壤盐碱化防治相结 | 第36页 |
·调整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制度 | 第36-37页 |
·以平地缩块为重点,推广先进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 第37页 |
·加强非工程节水措施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宁蒙引黄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 第38-61页 |
·节水潜力的内涵 | 第38页 |
·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分析 | 第38-46页 |
·输水系统 | 第38-43页 |
·田间系统 | 第43-44页 |
·管理技术 | 第44-45页 |
·整体分析法 | 第45-46页 |
·节水潜力分析 | 第46-59页 |
·典型区域渠系防渗状况及衬砌渠道防渗效果测试 | 第46-52页 |
·输水系统节水潜力 | 第52-54页 |
·田间系统节水潜力 | 第54-58页 |
·节水潜力综合对比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宁蒙引黄灌区耗水类型研究 | 第61-71页 |
·耗水分类 | 第61页 |
·各类耗水特点 | 第61-64页 |
·各类型耗水量计算方法 | 第64-67页 |
·现状耗水量分析 | 第67-69页 |
·水平衡原理计算灌区耗水量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宁蒙引黄灌区耗水组成及特点分析 | 第71-81页 |
·耗水组成分析 | 第71-76页 |
·水资源的相互转化 | 第71页 |
·水资源转化特点 | 第71-72页 |
·不同耗水类型的耗水组成 | 第72-76页 |
·耗水组成特点分析 | 第76-80页 |
·农田灌溉耗水 | 第76-77页 |
·自然生态耗水 | 第77-78页 |
·人工环境耗水 | 第78页 |
·工业与城乡生活耗水 | 第78-80页 |
·耗水组成特点分析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81-84页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81-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82-83页 |
·建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