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2-30页
 1. 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第12-22页
   ·主观幸福感概述第12-21页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第21-22页
 2. 教师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第22-27页
   ·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第22-25页
   ·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25-27页
 3. 问题的提出第27-30页
   ·已有研究第27-28页
   ·研究意义第28-29页
   ·理论假设第29-30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30-50页
 1. 研究工具第30-31页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第30页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第30页
   ·教学效能感问卷第30-31页
 2. 程序第31页
 3. 结果第31-50页
   ·被试样本分布第31页
   ·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研究第31-42页
   ·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42-44页
   ·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44-45页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第45-50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50-57页
 1. 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第50-52页
   ·中小学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第50页
   ·不同性别、教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收入状况、身体状况及学校类型的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第50-52页
 2. 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52-54页
 3. 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54页
 4.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第54-57页
   ·人格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第55页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55-56页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分析第56-57页
第四部分 结论、启示、反思与展望第57-61页
 1 结论第57-58页
   ·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第57页
   ·人格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第57-58页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58页
 2. 启示第58-59页
   ·加强自身人格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提升幸福感水平和教学效能感第58-59页
   ·对教学效果理性归因,增强教学效能感,提高幸福感水平第59页
 3. 反思与展望第59-61页
   ·反思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资源保护法与循环经济法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虚拟企业利益分配及其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