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深度模拟器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设计目的和意义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设计方案和实现途径第15-16页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需求分析第18-26页
   ·需求分析第18-22页
     ·设计指标第18页
     ·功能要求第18-20页
     ·性能要求第20页
     ·接口要求第20-22页
     ·适应性要求第22页
   ·全局数据的定义第22-23页
   ·开发环境第23-25页
     ·硬件配置第23-24页
     ·软件配置第24-25页
   ·相关文档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深度控制器的设计第26-38页
   ·系统控制结构第26-27页
   ·被控对象分析第27页
   ·数字控制器设计第27-3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29页
     ·非线性智能控制器的设计第29-31页
   ·试验研究第31-33页
     ·非线性智能PID与常规PID算法的阶跃响应比较第31页
     ·对输入阶跃信号与正弦信号的响应第31-32页
     ·添加阶跃干扰信号的跟踪性能第32页
     ·被控对象参数小幅度变动时的跟踪性能第32-33页
     ·性能评价第33页
   ·智能PID控制中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33-37页
     ·饱和作用及其抑制第33-36页
     ·干扰的抑制第36-37页
     ·动态过程的加速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实时、大深度、高精度控制方法的研究第38-48页
   ·实时控制分析第38页
   ·大深度、高精度控制分析第38-39页
   ·实时控制方法的研究第39-45页
     ·单任务多速率+多任务多速率执行方式的研究第39-42页
     ·实时优先级及动态调度策略的研究第42-44页
     ·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第44-45页
   ·大深度、高精度控制方法的研究第45-46页
     ·硬件改造和软件切换第45-46页
     ·高分辨率的实现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远程控制模拟的设计与实现第48-59页
   ·远程控制系统第48页
   ·远程通信的实现第48-55页
     ·串行通信第48-49页
     ·通信协议第49-51页
     ·通信状态及其处理第51-52页
     ·通信的实现及效果第52-55页
   ·几个技术难题的解决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监控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第59-70页
   ·界面模块的划分第59-60页
   ·界面功能结构第60页
   ·界面组成第60-61页
   ·界面设计第61-66页
     ·主菜单、对话框设计第61-62页
     ·快捷工具设计第62-66页
     ·出错处理设计第66页
     ·系统可扩展设计第66页
   ·设计效果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7章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第70-73页
   ·软件抗干扰设计第70-71页
   ·看门狗技术第71-72页
   ·关键数据的冗余存储第72页
   ·固化第72页
   ·可靠性测评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8章 测试与结果评价第73-80页
   ·测试方案第73页
   ·测试项目第73页
   ·测试详述第73-79页
     ·远程通信功能测试第74-75页
     ·本机控制功能测试第75-76页
     ·静态指标测试第76-77页
     ·动态指标测试第77-78页
     ·连续工作时间测试第78页
     ·实航测试第78-79页
   ·结果评价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80页
   ·未来的工作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川市城市绿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电压安全及预防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