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阮璞的治学方法及学术贡献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1、选题目的 | 第7-8页 |
2、研究现状 | 第8-9页 |
3、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阮璞生平、自学方法和态度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阮璞生平概述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阮璞的自学方法与治学态度 | 第12-18页 |
第二章 阮璞治学方法之定位 | 第18-31页 |
第一节 阮璞时代人文学术之现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阮璞与明清史学及训诂学 | 第19-26页 |
一、阮璞对明清史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 第19-24页 |
1、明清史学发展状况概述 | 第19-22页 |
2、阮璞对明清史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 第22-24页 |
二、阮璞对训诂学的运用 | 第24-26页 |
1、训诂学的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2、阮璞对训诂学的运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阮璞与乾嘉考据学派 | 第26-31页 |
一、乾嘉学派考据学思想及其特点 | 第27-28页 |
二、阮璞对乾嘉考据学的运用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解读阮璞学术成果及其独特性 | 第31-46页 |
第一节 阮璞学术成果之独特性 | 第31-36页 |
一、视角独特 | 第31-34页 |
二、思辨独特 | 第34-35页 |
三、论证独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对阮璞著作的解读 | 第36-42页 |
一、关于《谢赫"六法"原义考》 | 第36-39页 |
二、《画学十讲》中讨论的若干问题 | 第39-42页 |
第三节 阮璞画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46-50页 |
第一节 当代学术界治学现状之走向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阮璞治学方法的意义与启示 | 第48-50页 |
参考资料 | 第50-52页 |
阮璞年表 | 第52-59页 |
作者在读科研成果简介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