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概述 | 第8-1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要约收购的概念、分类和比较 | 第10-19页 |
·要约收购的界定 | 第10-13页 |
·要约收购的分类 | 第13-14页 |
·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的比较 | 第14-15页 |
·不同模式的运用概况 | 第15-16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 全流通改革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行为的影响 | 第19-39页 |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况及典型案例简要分析 | 第19-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况 | 第19-20页 |
·典型案例介绍及简要分析 | 第20-22页 |
·全流通改革的综合评述 | 第22-27页 |
·创新支付手段 | 第22-23页 |
·估值模型与要约价格的合理化 | 第23-25页 |
·大股东的行为归于理性 | 第25-26页 |
·要约收购发展的契机 | 第26-27页 |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动因发生转变 | 第27-29页 |
·股权分置时期:壳资源的稀缺性 | 第27-28页 |
·要约收购动因的合理化 | 第28-29页 |
·要约收购模式的多样化 | 第29-34页 |
·中国的相关规定 | 第30页 |
·强制性要约收购模式取舍的探讨 | 第30-33页 |
·部分要约收购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第33-34页 |
·要约收购溢价支付的运用 | 第34-39页 |
·溢价收购的国际比较 | 第35页 |
·溢价幅度的确定 | 第35-38页 |
·要约收购溢价支付风险的防范 | 第38-39页 |
3. 全流通下要约收购将面临的问题 | 第39-45页 |
·内幕交易 | 第39-40页 |
·“一致行动人”问题 | 第40-41页 |
·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 | 第41-42页 |
·信息披露时点存在漏洞 | 第41页 |
·缺少财务信息公开的要求 | 第41-42页 |
·没有明确目标公司经营者在要约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义务 | 第42页 |
·管理层(MBO)、大股东收购(私有化)问题 | 第42页 |
·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条款过于宽泛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4. 要约收购的监管 | 第45-51页 |
·规范“一致行动人” | 第45-48页 |
·对“一致行动人”进行严格界定 | 第45-47页 |
·加强对“一致行动人”信息的披露义务 | 第47页 |
·强化法律追究责任 | 第47-48页 |
·要约收购监管的核心——信息披露 | 第48-49页 |
·完善要约收购信息 | 第48页 |
·完善目标管理层的披露义务 | 第48-49页 |
·完善要约收购时点的披露 | 第49页 |
·加强对强制要约收购豁免的监管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