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论文

关于组织液抽取和血糖连续检测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动态连续血糖检测的意义第7-8页
   ·血糖检测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8-12页
     ·血糖检测的发展概况第8-9页
     ·微创血糖检测的发展概况第9-11页
     ·基于低频超声皮肤处理的微创血糖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1-12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第12-14页
第二章 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的机理第14-31页
   ·超声的生物效应及空化作用第14-17页
     ·超声及其生物效应第14-15页
     ·超声空化作用第15-16页
     ·影响空化阈值的因素第16-17页
   ·超声空化作用提高皮肤通透性的机制第17-20页
     ·人体皮肤的结构及其特性第17-18页
     ·空化作用发生的位置第18页
     ·两类空化作用在提高皮肤通透性中的地位第18-19页
     ·瞬态空化提高皮肤通透性的机理第19-20页
   ·影响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的因素第20-25页
     ·影响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的超声参数第20-23页
     ·影响低频超声增透效应的其他因素第23页
     ·超声与其他增透方法的协同增效作用第23-25页
   ·低频超声处理后皮肤渗透系数的数学模型第25-31页
     ·皮肤渗透系数模型概述第25-26页
     ·超声处理后葡萄糖通过皮肤的渗透系数模型第26-31页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系统第31-38页
   ·低频超声皮肤预处理装置第31-33页
     ·低频超声皮肤预处理系统的构成原理第31-32页
     ·低频超声皮肤处理系统——SonoPrep~(?) System第32-33页
   ·真空负压组织液抽取装置第33-35页
     ·真空负压组织液抽取系统的构成原理第33页
     ·真空负压组织液抽取系统第33-35页
   ·葡萄糖浓度精确检测装置第35-38页
     ·选择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分析仪的原因第35-36页
     ·SBA-40C型生物传感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第36-38页
第四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38-46页
   ·微创血糖检测的实验方法第38-40页
     ·实验步骤第38-39页
     ·注意事项第39-40页
   ·血糖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0-44页
     ·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糖浓度的关系第40-41页
     ·血糖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条件第41-42页
     ·血糖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第42-44页
   ·血糖浓度预测结果的评价第44-46页
     ·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法第44页
     ·绝对百分误差法第44页
     ·残差法第44页
     ·Clarke Error Grid分析法第44-46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6-52页
   ·无磷酸盐缓冲液情况下的组织液抽取结果第46页
   ·血糖微弱变化情况下的血糖预测结果第46-48页
   ·微创和有创OGTT对比实验结果第48-52页
     ·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法第50页
     ·绝对百分误差法第50页
     ·残差法第50-51页
     ·Clarke Error Grid分析法第51-52页
第六章 小型化的微创组织液抽取仪器开发第52-69页
   ·小型化仪器的设计思想与整体结构第52-53页
   ·低频超声换能器及其高压驱动电路的设计第53-64页
     ·夹心式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第53-54页
     ·变幅杆第54-56页
     ·自制超声换能器的材料、结构和物理参数第56-57页
     ·超声换能器电匹配原理第57-59页
     ·自制超声换能器电匹配结果第59-63页
     ·高压驱动电路的设计第63-64页
   ·微型真空泵及其反馈控制电路的设计第64-66页
     ·微型真空泵第64页
     ·微型压力传感器第64-65页
     ·反馈控制电路第65-66页
   ·皮肤阻抗测量电极及其检测电路第66-69页
     ·基于皮肤阻抗检测的反馈控制系统第66-67页
     ·皮肤阻抗测量电极第67页
     ·信号检测与反馈控制电路第67-69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羟色胺受体调节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下一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