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3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9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综述 | 第11-25页 |
§2-1 风险及商业银行的风险 | 第11-13页 |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原则 | 第13-14页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 | 第14-15页 |
§2-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演变 | 第15-16页 |
§2-5 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分析 | 第16-25页 |
2-5-1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分析 | 第17-21页 |
2-5-2 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 第21-23页 |
2-5-3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行配套机制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34页 |
§3-1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5-29页 |
3-1-1 信贷风险管理理念的初步确立 | 第25-27页 |
3-1-2 向全面风险管理迈进 | 第27-29页 |
§3-2 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 第29-31页 |
§3-3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建设银行的启示 | 第31-34页 |
3-3-1 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建设银行的当然选择 | 第31-32页 |
3-3-2 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是建设银行的必由之路 | 第32-33页 |
3-3-3 完善风险管理运行配套机制是建设银行当务之急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68页 |
§4-1 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的几个转变 | 第34-37页 |
§4-2 构筑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37-46页 |
4-2-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 第37-38页 |
4-2-2 全面风险管理是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 第38-40页 |
4-2-3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 第40-42页 |
4-2-4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42-46页 |
§4-3 全面深化风险管理体制改革 | 第46-47页 |
4-3-1 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46页 |
4-3-2 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46页 |
4-3-3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46-47页 |
§4-4 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加快建设内部评级系统 | 第47-56页 |
4-4-1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48-49页 |
4-4-2 内部评级的要素与结构 | 第49-51页 |
4-4-3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主要障碍 | 第51-52页 |
4-4-4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准备 | 第52-53页 |
4-4-5 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思考 | 第53-56页 |
§4-5 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提高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水平 | 第56-68页 |
4-5-1 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 | 第56-59页 |
4-5-2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59-61页 |
4-5-3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的具体设想 | 第61-68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8-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