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控制器、接触器、起动器、电磁铁论文--接触器论文--交流接触器论文

基于PRO/E的迎击式接触器触头动态响应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引言第8页
 §1-2 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动力学仿真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1 对接触器进行动力学仿真的背景第8-9页
  1-2-2 对接触器进行动力学仿真的重要意义第9页
 §1-3 C AE 在低压电器研究中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9-11页
  1-3-1 低压电器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3-2 C AE 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0-11页
 §1-4 本课题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1-12页
第二章 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动态仿真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第12-27页
 §2-1 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的动态特性的研究第12-16页
  2-1-1 CJ20-25 型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2-13页
  2-1-2 交流接触器动态模型第13页
  2-1-3 迎击式双E 型交流电磁机构的动态数学模型第13-16页
 §2-2 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的动态特性仿真分析第16-23页
  2-2-1 Ansoft 软件简介第16-17页
  2-2-2 Maxwell 3D 瞬态场分析理论第17-19页
  2-2-3 电磁机构反力的计算第19-20页
  2-2-4 动态过程仿真的实现第20-23页
 §2-3 基于PRO/E迎击式交流接触器运动学的仿真第23-27页
  2-3-1 PRO/E软件介绍第23页
  2-3-2 Mechanism 设计流程第23-24页
  2-3-3 Mechanism 在接触器操动机构动力学求解中的应用第24-25页
  2-3-4 动态特性仿真结果第25-27页
第三章 基于 PRO/E的迎击式交流接触器触头弹跳的研究第27-40页
 §3-1 触头弹跳的动态数学模型第27-30页
 §3-2 迎击式接触器与非迎击式接触器触头弹跳的比较第30-33页
  3-2-1 非迎击式接触器触头的动态特性第30-31页
  3-2-2 迎击式接触器触头的动态特性第31-33页
  3-2-3 迎击式接触器与非迎击式接触器触头碰撞仿真结果的比较第33页
 §3-3 迎击式接触器触头的弹跳问题第33-40页
  3-3-1 迎击式接触器在不同合闸相角下的弹跳情况第33-36页
  3-3-2 合闸相角为0°~ 170° 时对触头弹跳情况的影响第36-38页
  3-3-3 弹簧刚度对触头弹跳现象的影响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两种软件平台所得结果的对比第40-44页
 §4-1 基于ADAMS 软件的接触器动态特性仿真的实现第40-42页
  4-1-1 ADAMS 软件介绍第40页
  4-1-2 基于ADAMS 软件的接触器触头弹跳情况分析第40-42页
 §4-2 两种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第42-44页
  4-2-1 两种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第42-43页
  4-2-2 对比两种软件的优缺点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素掺杂对碳纳米管电磁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天津石化乙烯裂解原料的评价及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