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框架D-S理论的证据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证据模型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1 证据理论基础 | 第9页 |
1-2-2 证据建模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证据建模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D-S理论和开放框架 D-S理论 | 第12-22页 |
§2-1 D-S理论 | 第12-15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2-1-2 Dempster 组合规则 | 第14-15页 |
§2-2 开放框架D-S理论 | 第15-22页 |
2-2-1 辨识框架不完备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开放框架D-S 理论 | 第16-22页 |
第三章 证据建模方法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43页 |
§3-1 证据模型 | 第22页 |
§3-2 证据建模方法 | 第22-31页 |
3-2-1 依据具体应用背景建模 | 第22-24页 |
3-2-2 通用的建模方法 | 第24-29页 |
3-2-3 证据模型的拓展 | 第29-31页 |
§3-3 证据建模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1-43页 |
3-3-1 信息源可信度 | 第31-37页 |
3-3-2 证据冲突 | 第37-41页 |
3-3-3 相异辨识框架建模和融合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源可信度的证据建模方法 | 第43-63页 |
§4-1 信息源可信度的研究 | 第43-48页 |
4-1-1 可信度度量 | 第43-45页 |
4-1-2 仿真与比较 | 第45-48页 |
§4-2 基于信息源可信度的证据建模方法 | 第48-51页 |
4-2-1 似然函数折扣 | 第48-49页 |
4-2-2 基于信息源可信度的证据建模方法 | 第49-51页 |
§4-3 实例应用与分析 | 第51-63页 |
4-3-1 实例1 应用 | 第51-54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4-3-3 实例2 应用与分析 | 第58-63页 |
第五章 相异证据辨识框架的建模和融合 | 第63-67页 |
§5-1 相异开放辨识框架的融合 | 第63-64页 |
§5-2 归一化法 | 第64-67页 |
5-2-1 归一化法 | 第64-65页 |
5-2-2 数值实验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