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7页 |
·项目的目的、意义及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的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热提取法 | 第13页 |
·浸泡提取法 | 第1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13页 |
·微波提取技术 | 第13-14页 |
·超滤、凝胶电泳分离、新型吸附剂层析分离技术 | 第14页 |
·空气爆破法,液汽法,双水相萃取及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 第14页 |
·超声波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概况 | 第15页 |
·国内概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课题的理论基础 | 第17-41页 |
·超声波萃取的机理 | 第17-18页 |
·实验装置概况 | 第18-20页 |
·超声波发射硬件电路 | 第20-24页 |
·AC/DC变换 | 第20-21页 |
·高压电路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发射电路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DC/AC变换 | 第23-24页 |
·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食用植物 | 第24-25页 |
·药用植物 | 第25-28页 |
·芳香油植物 | 第28-29页 |
·油脂植物 | 第29页 |
·淀粉植物 | 第29页 |
·工业原料植物 | 第29-30页 |
·其他成分 | 第30页 |
·神经元网络的软测量模型 | 第30-33页 |
·课题中使用的软件 | 第33-41页 |
·软件protel | 第33-36页 |
·软件multisim | 第36-37页 |
·软件matlab | 第37-39页 |
·软件origin | 第39页 |
·软件vb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方案的实现 | 第41-60页 |
·超声波提取的技术特征 | 第41-43页 |
·超声波的特点 | 第41-42页 |
·影响植物药提取的因素 | 第42-43页 |
·超声波提取的技术措施 | 第43-44页 |
·植物活性成分的超声波双频双向组合湍动萃取装置 | 第44-46页 |
·装置的结构性能 | 第44-45页 |
·主要技术性能 | 第45-46页 |
·超声波发射电路的设计 | 第46-51页 |
·功率超声 | 第47-50页 |
·破碎超声 | 第50-51页 |
·神经元网络建模 | 第51-54页 |
·装置的软件和硬件 | 第54-56页 |
·提取效果 | 第56-58页 |
·超声波功率与超声波破碎对葛根的提取实验 | 第58页 |
·装置的未来应用状况分析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体会 | 第60-66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课题完成的内容 | 第60-61页 |
·课题研究的结论 | 第61-62页 |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2页 |
·经验和体会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6页 |
·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方面 | 第63-64页 |
·推广前景与措施 | 第64页 |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1 罐体设计图纸 | 第71-74页 |
附录2 归一化后实验数据 | 第74-75页 |
附录3 软件主界面程序代码 | 第75-76页 |
附录4 提取界面程序代码 | 第76-77页 |
附录5 曲线界面程序代码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