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电信普遍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 第9-10页 |
·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简介 | 第10-11页 |
·研究建立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机制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电信普遍服务的实施 | 第13-21页 |
·国外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实施现状 | 第15-18页 |
·澳大利亚电信普遍服务的实施 | 第15页 |
·加拿大普遍服务基金的实施 | 第15-16页 |
·智利的普遍服务基金推行情况 | 第16-17页 |
·法国普遍服务基金的实施情况 | 第17-18页 |
·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实施机制的发展变迁 | 第18-21页 |
·垄断、寡头竞争时期的普遍服务政策 | 第18-19页 |
·竞争时期的普遍服务政策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普遍服务基金的理论分析 | 第21-29页 |
·基金的资金收集问题 | 第21-23页 |
·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21-22页 |
·资金收集机制的标准 | 第22-23页 |
·如何确定补贴的数额 | 第23-25页 |
·确定补贴费用的财务模型法 | 第24页 |
·确定补贴费用的公开竞标法 | 第24-25页 |
·普遍服务基金分配方式分析 | 第25-27页 |
·竞标和拍卖 | 第26页 |
·拨款和贷款 | 第26页 |
·向运营者分配资助额 | 第26页 |
·补贴终端用户 | 第26-27页 |
·普遍服务基金的监管原则和监管体系 | 第27-29页 |
·监管原则 | 第27页 |
·监管框架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论证我国普遍服务基金的可行性 | 第29-44页 |
·我国目前普遍服务机制的效果 | 第29-31页 |
·我国现行普遍服务机制和实施结果 | 第29-30页 |
·我国现行普遍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两种普遍服务机制的利弊分析 | 第31-33页 |
·分片包干利与弊 | 第31-32页 |
·基金制的利与弊 | 第32-33页 |
·分片包干转换成基金制所存在的问题 | 第33-43页 |
·普遍服务承担者间的博弈 | 第33-35页 |
·基金制的转换成本 | 第35-37页 |
·时间成本——引用《电信成本》相关模型 | 第37-42页 |
·机制转换的动力和阻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普遍服务基金制是优选方案 | 第43页 |
·尽早实施普遍服务基金制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机制的若干建议 | 第44-50页 |
·完善电信行业财务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尽早为普遍服务基金立法 | 第45页 |
·普遍服务基金的征收 | 第45-48页 |
·基金的征收范围 | 第45-46页 |
·基金的征收额度 | 第46-48页 |
·基金的分配和使用 | 第48-49页 |
·完善基金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