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模式案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页 |
| 2 自然保护区有形资产管理研究 | 第8-19页 |
| ·保护区有形资产管理研究现状及研究空白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空白 | 第9-1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0-12页 |
| ·研究区选择 | 第10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样地设置点的选取 | 第12-13页 |
| ·样带的设置 | 第13页 |
| ·数据处理 | 第13-14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4-17页 |
| ·木材材积与距离的关系 | 第15-16页 |
| ·乔木相对密度与距离的关系 | 第16-1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17-19页 |
| ·经济水平差距影响分析 | 第17页 |
| ·当地居民采集薪柴对森林中乔木分布影响特点 | 第17-18页 |
| ·自然村落周围森林中乔木分布规律 | 第18页 |
| ·保护区有形资产利用模式的提出 | 第18-19页 |
| 3 自然保护区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 第19-48页 |
| ·保护区无形资产研究现状及研究空白 | 第19-2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研究空白 | 第2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 ·研究区选择 | 第20-21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31页 |
| ·三个保护区的类型 | 第21-23页 |
| ·保护区经济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 ·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 | 第24-26页 |
| ·保护区工作人员 | 第26-27页 |
|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 | 第27-29页 |
| ·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 第29-31页 |
| ·结论和建议 | 第31-32页 |
|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模式探讨 | 第32-38页 |
| ·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 | 第32-35页 |
| ·中国开展生态旅游事业的优势 | 第35-36页 |
| ·生态旅游人文资源利用新模式的建立 | 第36-38页 |
| ·符合缓冲模式的主题公园设计范例 | 第38-48页 |
| ·公园总体分布格局 | 第38-42页 |
| ·景区文化部分设计 | 第42-46页 |
| ·景区历史部分设计 | 第46-48页 |
| ·主题公园设计范例分析 | 第48页 |
| 4 两种资源利用模式的应用 | 第48-54页 |
| ·保护区分类 | 第48-49页 |
| ·两种资源利用模型适用对象分析 | 第49-54页 |
| 个人简介 | 第54-55页 |
| 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