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研究
1 引言 | 第1-14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过程 | 第12-14页 |
2 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 | 第14-27页 |
·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地质遗迹的概念及类型 | 第14页 |
·国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 第18-22页 |
·地质公园的涵义及分类 | 第22-24页 |
·地质公园的定义 | 第22页 |
·地质公园的特征 | 第22-23页 |
·地质公园的类型 | 第23-24页 |
·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系统的比较 | 第24-27页 |
3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基本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 第27-35页 |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况 | 第27-32页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27-28页 |
·自然概况 | 第28-30页 |
·社会经济 | 第30-31页 |
·地质公园概况 | 第31-32页 |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旅游开发落后,资源破坏严重 | 第32-33页 |
·多头管理和分部门切割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第34页 |
·人力资源短缺 | 第34-35页 |
4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 第35-47页 |
·地质旅游资源 | 第35页 |
·自然生态资源 | 第35-38页 |
·植物资源 | 第35-38页 |
·动物资源 | 第38页 |
·人文景观资源 | 第38-39页 |
·兴文地质公园旅游景观评价 | 第39-47页 |
·评价原则 | 第39-40页 |
·定性评价 | 第40-43页 |
·定量评价 | 第43-46页 |
·旅游开发建设评价 | 第46-47页 |
5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研究 | 第47-68页 |
·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7-48页 |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保护、开发与管理 | 第48页 |
·建立地质公园的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系统 | 第49-55页 |
·保护原则 | 第49-50页 |
·地质公园的区划保护 | 第50-52页 |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 | 第52-53页 |
·人文景观的保护 | 第53-54页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54-55页 |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系统 | 第55-62页 |
·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 第55页 |
·兴文地质公园的开发模式 | 第55-56页 |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开发 | 第56-59页 |
·开发主题 | 第59页 |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 第59-61页 |
·旅游路线设计 | 第61-62页 |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管理系统 | 第62-65页 |
·设立地质公园保护机构 | 第62-63页 |
·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机构 | 第63页 |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吸引机制 | 第63-64页 |
·构造完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 第64-65页 |
·建立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 | 第65页 |
·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和管理的整合模式 | 第65-68页 |
6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 | 第68-79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68页 |
·总体功能设计 | 第68-69页 |
·系统环境及组件选择 | 第6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9-72页 |
·空间数据库 | 第70-71页 |
·属性数据库 | 第71-72页 |
·界面设计 | 第72-73页 |
·系统实现 | 第73-79页 |
·系统登陆及界面简介 | 第73-74页 |
·地图浏览 | 第74-75页 |
·视图查询 | 第75-77页 |
·旅游咨询 | 第77-78页 |
·打印输出 | 第78-79页 |
7 结论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页 |
·问题与不足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