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径钻孔触探法围岩强度测试原理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岩石(体)抗压强度测量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7-14页 |
·实验室试验 | 第7-9页 |
·原位测试 | 第9-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预期成果 | 第15-16页 |
2 钻孔触探法测量理论分析 | 第16-34页 |
·探针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分布 | 第16-21页 |
·半无限平面边界上受分布载荷作用的应力分布 | 第17-18页 |
·半空间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作用的应力分布 | 第18-21页 |
·探针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变形与破坏特征 | 第21-27页 |
·探针侵入现象分析 | 第21-23页 |
·岩石的承压分区 | 第23-24页 |
·岩石的破坏分区 | 第24-25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岩石破坏机理分析 | 第27-33页 |
·剪切破坏机理 | 第27-29页 |
·拉伸破坏机理 | 第29-30页 |
·显微观察结果下的破坏机理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钻孔触探法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4-53页 |
·Flac~(3D)程序简介 | 第34-39页 |
·Flac~(3D)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第36页 |
·运动方程 | 第36-37页 |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 | 第37页 |
·阻尼力 | 第37页 |
3.l.6 Flac~(3D)的特点 | 第37-39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数值模拟的目的 | 第39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模拟方案与模拟结果 | 第41-49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1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1-49页 |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49-51页 |
·探针应力分布分析 | 第49-50页 |
·探针破坏岩石情况分析 | 第50页 |
·弱面对探针侵入的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4 钻孔触探法的实验室试验与数据统计分析 | 第53-65页 |
·实验室研究 | 第53-59页 |
·试验步骤 | 第53-54页 |
·探针位移 | 第54-55页 |
·岩石破坏情况 | 第55-59页 |
·探针系数的确定 | 第59-64页 |
·单个岩块测试数据 | 第59-61页 |
·临界载荷与单轴抗压强度关系的确定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5 钻孔触探法现场应用 | 第65-77页 |
·测试仪器 | 第65-67页 |
·测试过程 | 第67-68页 |
·新汉矿区协庄煤矿测试结果 | 第68-71页 |
·测点位置岩性分布 | 第68-69页 |
·测试数据 | 第69-70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0-71页 |
·潞安矿区测试结果 | 第71-75页 |
·五阳煤矿 | 第71-72页 |
·漳村煤矿 | 第72-73页 |
·常村煤矿 | 第73-74页 |
·石圪节煤矿 | 第74页 |
·王庄煤矿 | 第74-75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