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序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民族主义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涵义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功能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台湾政治认同的历史演变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台湾早期开发时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蒋氏父子时期 | 第22-25页 |
第四节 后蒋经国时期 | 第25-30页 |
第三章 台湾当局对当代台湾政治认同的塑造 | 第30-44页 |
第一节 政治上的举动 | 第30-35页 |
一 “公投制宪” | 第30-33页 |
二 拒斥“三通”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经济上的举动 | 第35-40页 |
一 “戒急用忍”政策 | 第35-37页 |
二 “南向政策” | 第37-40页 |
第三节 文化上的举动 | 第40-44页 |
一 建构台湾本土历史 | 第40-41页 |
二 利用悲情文学 | 第41页 |
三 实行“本土化”教育 | 第41-42页 |
四 推动社会文化台湾化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台湾政治认同的异化——“台独”运动 | 第44-59页 |
第一节 “台独”运动的原因 | 第44-48页 |
第二节 “台独”势力的发展及其“理论主张” | 第48-54页 |
一 “台独”势力的发展阶段 | 第48-51页 |
二 “台独”的“理论主张” | 第51-54页 |
第三节 “台独”理论辨析 | 第54-59页 |
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第54-55页 |
二 “原住民自决”不能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