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
| 引言 | 第1-9页 |
|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 | 第9-16页 |
| (一)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 | 第9-11页 |
| (二)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三) 知识产权的性质及正当性 | 第12-16页 |
| 1. 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的历史考察 | 第13页 |
| 2.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 第13-16页 |
| (1) 劳动财产权理论 | 第13-14页 |
| (2) 法律经济学理论 | 第14-16页 |
|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研究 | 第16-30页 |
| (一) 主体要件 | 第16-17页 |
| (二) 主观方面 | 第17-21页 |
| 1. “以营利为目的” | 第17-19页 |
| 2.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罪过 | 第19-21页 |
| (三) 客体要件 | 第21-27页 |
| 1. 特点——复杂客体 | 第21-22页 |
| 2. 争议,何为主要客体? | 第22-25页 |
| 3. 犯罪构成四要件学说的检讨 | 第25页 |
| 4. 散在型立法的合理性 | 第25-27页 |
| (四) 客观方面 | 第27-30页 |
| 1. “情节严重”的界定 | 第28页 |
| 2. “造成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 | 第28页 |
| 3. 对《解释》的评价 | 第28-30页 |
|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罪名体系与刑罚设置研究 | 第30-37页 |
| (一) 罪名体系的完善 | 第30-34页 |
| 1. 侵犯专利实施权“入罪”问题 | 第30-32页 |
| 2. 侵犯著作人身权行为犯罪化问题 | 第32-34页 |
| (二) 刑罚种类的多样化 | 第34-37页 |
| 1. 财产刑的立法改进 | 第34-35页 |
| 2. 资格刑的设置问题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