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贸易转移”概述 | 第13-16页 |
第一节 “贸易转移”概念的经济学渊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贸易转移”概念的法学渊源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重大贸易转移”认定标准探析——条约解释方法的运用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条约解释方法对“重大贸易转移”的适用 | 第16-19页 |
一、WTO 框架内的条约解释规则 | 第16-17页 |
二、WTO 条约解释规则的初步适用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进口增长” | 第19-24页 |
一、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 | 第19-20页 |
二、实际的增长与迫近的增长 | 第20-23页 |
三、调查期间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因果关系” | 第24-30页 |
一、因果关系的含义 | 第24-26页 |
(一) 原因的非排他性 | 第24-25页 |
(二) 因果联系的强度 | 第25-26页 |
二、因果关系的具体分析 | 第26-30页 |
第四节 “重大”标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重大贸易转移”的比较研究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贸易转移”实践的比较分析 | 第32-36页 |
一、“贸易转移”实践简介 | 第32-34页 |
(一) 反倾销领域的“贸易转移”实践 | 第32-33页 |
(二) 一般保障措施领域的“贸易转移”实践 | 第33-34页 |
二、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与“市场扰乱”的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一、实体规则的比较 | 第36-37页 |
二、程序规则的比较 | 第37页 |
第三节 比较结论及评价 | 第37-40页 |
第四章 “重大贸易转移”的应对 | 第40-50页 |
第一节 “重大贸易转移”国内立法评析 | 第40-44页 |
一、美国 | 第40-41页 |
二、欧盟 | 第41-42页 |
三、韩国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应对措施 | 第44-50页 |
一、善用磋商 | 第44-45页 |
二、诉诸WTO 争端解决机构 | 第45-46页 |
三、强化行业组织作用 | 第46-48页 |
四、出口自律与积极应诉相结合 | 第48-49页 |
五、拓宽转移渠道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