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法侵入住宅罪
摘要 | 第1-5页 |
ABSTR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非法侵入住宅罪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本罪在中国历代法中的规定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本罪在当代外国法中的规定 | 第14-18页 |
一、本罪在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 | 第14-16页 |
二、本罪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法侵入住宅罪客体的归结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国外刑法学界对本罪客体的论述 | 第18-21页 |
一、公共利益说 | 第18-19页 |
二、私法益说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学界对本罪客体的论述 | 第21-22页 |
一、住宅平稳说 | 第21页 |
二、新住宅权说 | 第21页 |
三、隐私权说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对以上各家学说的评析 | 第22-25页 |
一、对公共利益说的评析 | 第22页 |
二、对私法益说的评析 | 第22-25页 |
第四节 客观的住宅平稳侵害说的提出 | 第25-30页 |
一、客观的住宅平稳侵害说的概念解析 | 第25-26页 |
二、客观的住宅平稳侵害说的判断标准 | 第26-27页 |
三、引入客观的住宅平稳侵害说的意义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刑法学视野下“住宅”含义的界定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刑法学界关于“住宅”的学说之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对上述各家学说的评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从一则司法解释看住宅含义的界定 | 第32-37页 |
一、对一则司法解释的解读 | 第32-33页 |
二、刑法学视野下住宅的特征及其含义的界定 | 第33-36页 |
三、“他人住宅”之“他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对非法、许可、侵入行为的解析 | 第37-47页 |
第一节 “非法”的法律性质 | 第37-41页 |
一、非法的含义 | 第37-39页 |
二、非法在非法侵入住宅罪罪名中的地位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住宅权人“许可”权之归属 | 第41-43页 |
一、讨论住宅权人许可的必要性 | 第41页 |
二、许可的决定权属和判断标准 | 第41-42页 |
三、许可的分类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侵入行为”的分类及其性质 | 第43-47页 |
一、积极的侵入行为 | 第43-45页 |
二、消极的侵入行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