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环境的价值和评价方法 | 第8-14页 |
1-1 环境价值的分类 | 第8-9页 |
1-2 环境的评价方法 | 第9-13页 |
1-2-1 显示评价法(revealed preferences) | 第10-11页 |
1-2-2 表明评价法(stated preferences) | 第11-13页 |
1-3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自然环境公共信托理论的探讨----美国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损害赔偿规定的背景 | 第14-22页 |
2-1 政府受托义务的范围及关于对自然环境资源损害的赔偿 | 第14-18页 |
2-2 判例法的局限性 | 第18-20页 |
2-3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CERCLA 和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22-35页 |
3-1、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规定的概要和损害评价的过程 | 第22-31页 |
3-1-1 CERCLA 中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的概要 | 第22-24页 |
3-1-2 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 第24-31页 |
3-1-3 CERCLA 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3-2、损害评价程序的研讨---围绕 CVM 的争论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油污法(OPA90)和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规定 | 第35-46页 |
4-1 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规定和损害评价程序 | 第35-44页 |
4-1-1 自然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规定的概要 | 第35-37页 |
4-1-2 损害赔偿额的评价 | 第37-44页 |
4-2、关于 NOAA 最终规则损害评价程序的探讨 | 第44-45页 |
4-3、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欧盟的环境损害责任制度 | 第46-52页 |
5-1 指令案的立法过程 | 第46-47页 |
5-2 指令案的责任制度的框架和损害评价程序 | 第47-50页 |
5-2-1 指令案的责任制度的框架 | 第47-49页 |
5-2-2 损害评价程序 | 第49-50页 |
5-3、对损害评价程序的分析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 第52-61页 |
6-1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6-1-1 缺乏完整的实施民事救济的程序 | 第52-53页 |
6-1-2 环保原则的缺陷 | 第53页 |
6-1-3 自然环境资源管理的缺位 | 第53-54页 |
6-1-4 环境权的规定仍不完善 | 第54页 |
6-2 欧、美环境法律制度的特点 | 第54-56页 |
6-2-1 保护的范围广泛 | 第54页 |
6-2-2 有实用的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原则 | 第54-55页 |
6-2-3 有健全的环境保护的保障制度 | 第55-56页 |
6-3 欧、美环境法律对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56-60页 |
6-3-1 调整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 第56页 |
6-3-2 环境资源损害索赔起诉资格的放宽 | 第56-57页 |
6-3-3 扩大环境资源损害的赔偿范围 | 第57页 |
6-3-4 建立环境资源损害的评价制度 | 第57-59页 |
6-3-5 建立责任保险制度 | 第59页 |
6-3-6 成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 | 第59-60页 |
6-4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