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聚天冬氨酸在自来水中对碳钢缓蚀作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第10-12页
 §1.2 缓蚀剂的研究第12-22页
  §1.2.1 缓蚀剂的分类第12-14页
  §1.2.2 缓蚀剂缓蚀作用机理第14-15页
   §1.2.2.1 氧化膜型缓蚀剂作用机理第14页
   §1.2.2.2 沉淀膜型缓蚀剂作用机理第14页
   §1.2.2.3 吸附膜型缓蚀剂作用机理第14-15页
  §1.2.3 环境友好缓蚀剂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4 缓蚀剂吸附的研究第18-21页
   §1.2.4.1 缓蚀剂吸附热力学第18-19页
   §1.2.4.2 缓蚀剂吸附动力学第19页
   §1.2.4.3 缓蚀吸附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1.2.4.4 缓蚀剂吸附作用研究方法进展第20-21页
   §1.2.4.5 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第21页
  §1.2.5 缓蚀剂研究的前沿课题第21-22页
 §1.3 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1 聚天冬氨酸结构和性质特征第22-23页
  §1.3.2 聚天冬氨酸的应用领域第23-24页
  §1.3.3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方法第24页
 §1.4 选题依据和总体思路第24-27页
  §1.4.1 选题依据第24-25页
  §1.4.2 工作总体思路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27-34页
 §2.1 测试方法第27-30页
  §2.1.1 阻抗测试技术第27-28页
  §2.1.2 数据处理软件第28-29页
  §2.1.3 阻抗测试系统第29-30页
  §2.1.4 阻抗测试仪器第30页
 §2.2 稳态测试技术第30-31页
  §2.2.1 稳态测试原理第30-31页
  §2.2.2 稳态测试仪器第31页
 §2.3 测量体系第31-32页
  §2.3.1 测量体系第31-32页
  §2.3.2 实验前处理第32页
  §2.3.3 试剂的配制第32页
 §2.4 仪器与试剂第32-34页
  §2.4.1 其它主要仪器第32-33页
  §2.4.2 实验试剂第33-34页
第三章 电化学方法对聚天冬氨酸缓蚀作用的研究第34-55页
 §3.1 自来水水质条件的测定第34-36页
  §3.1.1 莫尔法第34页
  §3.1.2 EDTA络合滴定法第34-35页
  §3.1.3 测试结果第35-36页
 §3.2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第36-37页
 §3.3 碳钢在实验体系达到稳态电位时间的确定第37-38页
 §3.4 稳态极化法测试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第38-40页
  §3.4.1 PASP添加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5 线性极化电阻法测试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第40-44页
  §3.5.1 极化电阻R_p与自腐蚀电流i_(corr)的关系第41-43页
  §3.5.2 PASP添加浓度对极化电阻R_p的影响第43-44页
 §3.6 电化学阻抗法对聚天冬氨酸缓蚀性能的测试第44-50页
  §3.6.1 聚天冬氨酸添加浓度对碳钢阻抗谱的影响第44-50页
 §3.7 其他因素对缓蚀性能影响第50-53页
  §3.7.1 温度对PASP缓蚀作用的影响第50-52页
  §3.7.2 体系pH值对PASP缓蚀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8 聚天冬氨酸在体系中稳定性测试第53-54页
 §3.9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对碳钢在中性介质中缓蚀机理的研究第55-63页
 §4.1 PASP的缓蚀作用机理研究第55-57页
 §4.2 PASP缓蚀作用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7-60页
 §4.3 PASP的加入对碳钢的腐蚀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第60-62页
 §4.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自来水体系中对碳钢表面的吸附第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聚天冬氨酸与其它缓蚀剂协同对碳钢缓蚀作用的研究第63-68页
 §5.1 PASP与钼酸盐的协同缓蚀作用第63-65页
 §5.2 聚天冬氨酸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物的缓蚀作用第65-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全文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化浊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