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第1-15页
中文摘要第15-19页
英文摘要第19-23页
绪论第23-24页
第1章 洋金花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24-38页
 1.洋金花化学成分研究第27-32页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第27页
   ·黄酮类化学成分第27-28页
   ·醉茄甾内酯类化学成分第28-31页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第31页
   ·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第31页
   ·芳香族类化学成分第31页
   ·酰胺类化学成分第31-32页
 2.洋金花化学成分的药理学作用第32-34页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第32-33页
   ·醉茄甾内酯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第33-34页
 3.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药理学研究第34-36页
   ·洋金花胶囊的抗炎作用第35页
   ·洋金花胶囊的抗瘙痒作用第35页
   ·洋金花胶囊对小鼠尾部鳞片的影响第35页
   ·洋金花胶囊对药物所致豚鼠变态性哮喘的影响第35页
   ·洋金花胶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第35-36页
   ·洋金花胶囊的抗增殖作用第36页
 4.展望第36-38页
第2章 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第38-82页
 1.有效部位中黄酮类组分和醉茄甾内酯类组分的分离制各与化合物的分离第38-42页
 2.化学结构的鉴(确)定第42-77页
   ·已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44-65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44-50页
       ·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鉴定第44-47页
       ·化合物2的化学结构鉴定第47-50页
     ·醉茄甾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50-65页
       ·化合物3的化学结构鉴定第50-54页
       ·化合物4的化学结构鉴定第54-56页
       ·化合物5的化学结构鉴定第56-59页
       ·化合物6的化学结构鉴定第59-62页
       ·化合物7的化学结构鉴定第62-65页
   ·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确定第65-77页
     ·化合物8的化学结构确定第65-72页
     ·化合物9的化学结构确定第72-74页
     ·化合物10的化学结构确定第74-77页
 3 实验部分第77-82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77-78页
     ·实验用仪器第77-78页
     ·实验用材料第78页
     ·实验用植物第78页
   ·提取第78页
   ·分离第78-79页
   ·结构鉴定数据第79-81页
   ·酸水解薄层第81-82页
第3章 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对DMSO所致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影响第82-95页
 前言第82页
 方法与材料第82-86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第82页
  2.细胞系第82页
  3.主要仪器设备第82-83页
  4.主要试剂第83页
  5.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83-85页
  6.HaCaT细胞的培养第85页
  7.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第85页
  8.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第85页
  9.统计学分析第85-86页
 结果第86-93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对DMSO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86-89页
  2.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对DMSO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89-91页
  3.洋金花黄酮类组分对DMSO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91-93页
 讨论第93-95页
第4章 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对γ-干扰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凋亡的影响第95-124页
 前言第95-96页
 方法与材料第96-106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第96页
  2.细胞系第96页
  3.主要仪器设备第96-97页
  4.主要试剂第97-98页
  5.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98-102页
  6.HaCaT细胞的培养第102页
  7.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第102-103页
  8.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第103页
  9.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第103-104页
  1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第104页
  11.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K17蛋白的表达第104-106页
  12.统计学分析第106页
 结果第106-121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对IFN-γ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106-109页
  2.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对IFN-γ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109-111页
  3.洋金花黄酮类组分对IFN-γ所致HaCaT细胞损伤的影响第111-112页
  4.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对IFN-γ诱导HaCaT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第112-117页
  5.洋金花有效部位对IFN-γ诱导K17蛋白高表达的影响第117-119页
  6.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对IFN-γ诱导K17蛋白高表达的影响第119-120页
  7.洋金花黄酮类组分对IFN-γ诱导K17蛋白高表达的影响第120-121页
 讨论第121-124页
第5章 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对EGF诱导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的影响第124-148页
 前言第124-125页
 方法与材料第125-131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及其组分第125页
  2.细胞系第125页
  3.主要仪器设备第125页
  4.主要试剂第125-126页
  5.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126-128页
  6.HaCaT细胞的培养第128页
  7.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第128页
  8.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活性第128-129页
  9.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角蛋白(K17)的荧光强度第129页
  1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2+)]i的变化第129-130页
  11.统计学分析第130-131页
 结果第131-145页
  1.洋金花有效部位对EGF促使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31-132页
  2.洋金花黄酮类组分对EGF促使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32-133页
  3.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对EGF促使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33-135页
  4.洋金花苷B和洋金花苷C对EGF促使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35-138页
  5.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洋金花苷B和洋金花苷C对EGF诱导HaCaT细胞K17蛋白高表达的影响第138-141页
  6.洋金花醉茄甾内酯类组分对EGF诱导HaCaT细胞内[ca~(2+)]i升高的影响第141-144页
  7.洋金花苷B和洋金花苷C对EGF诱导HaCaT细胞内[Ca~(2+)]i升高的影响第144-145页
 讨论第145-148页
结论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7页
个人简历第157-158页
原创性声明第158页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降解血管支架的制备及其对兔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下一篇:司法活动的潜规则及其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