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总体规划论文

港城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选题背景第16-19页
     ·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第16-17页
     ·港口发展阶段及现代港口的新特点第17-19页
   ·问题定位与研究意义第19-21页
     ·问题定位第19-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文献综述第21-36页
     ·系统科学研究动态第21-22页
     ·国外港城关系理论研究第22-30页
     ·国内港城关系理论研究第30-33页
     ·港口管理体制理论研究第33-35页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6-39页
     ·研究内容第36-37页
     ·研究方法第37-39页
   ·创新之处第39-40页
第二章 港城系统的构建第40-50页
   ·港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第40-44页
     ·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第40-41页
     ·港城系统(PCS:Port-City System)的内涵第41-44页
     ·港城系统的空间结构第44页
   ·港城系统的内部要素及外部环境第44-47页
     ·港城系统的内部要素第44-45页
     ·港城系统的外部环境第45-47页
   ·港城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第47-49页
     ·起步导入阶段第47页
     ·起飞成长阶段第47-48页
     ·成熟集聚阶段第48页
     ·融合消亡阶段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港城系统的演化分析第50-66页
   ·耗散结构理论第50-53页
   ·港城系统的耗散结构演化分析第53-58页
     ·港城系统的耗散特征第53-54页
     ·港城系统的演化特征第54-55页
     ·基于布鲁塞尔模型的港城系统演化分析第55-58页
     ·港城系统演化分析第58页
   ·港城系统的正负熵流第58-61页
     ·熵理论第58-60页
     ·港城系统的正负熵流第60-61页
   ·港城系统的演化动力第61-65页
     ·港口的崛起是港城系统的原始动力机制第61-62页
     ·城市的发展是港城系统的主导推动力第62-63页
     ·港城系统的外部推动力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港城系统的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第66-82页
   ·港城系统运输需求分析第66-69页
     ·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概念第66页
     ·港城系统的运输需求第66-67页
     ·港城系统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7-69页
   ·港城系统运输供给分析第69-75页
     ·交通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第69-70页
     ·港城系统的供给概念第70页
     ·港城系统的供给构成分析第70-75页
   ·港城系统供需均衡分析第75-77页
     ·供求均衡理论分析第75-76页
     ·港城系统的非均衡度分析第76-77页
   ·港城系统供需协调基本反馈机制分析第77-81页
     ·控制结构理论第77-78页
     ·港城系统需求与供给的控制方式第78-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港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建立第82-103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第82-89页
     ·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第82页
     ·系统动力学的概述第82-85页
     ·系统动力学的反馈系统第85-86页
     ·系统动力学的流图与系统方程第86-87页
     ·系统动力学的仿真过程第87-89页
   ·系统动力学与港城系统演化第89-90页
     ·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港城系统演化的过程第89页
     ·港城系统演化的总体框架第89-90页
   ·港城系统基本因果关系分析第90-92页
   ·港城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92-97页
     ·经济子模块第93-94页
     ·港口子模块第94-95页
     ·综合运输网子模块第95-96页
     ·人口子模块第96页
     ·资源子模块第96-97页
   ·港城系统仿真平台的开发第97-102页
     ·仿真平台的软件结构第97-98页
     ·仿真平台的开发流程构建第98-100页
     ·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界面第100-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与评价模型第103-120页
   ·协调及相关概念第103-106页
     ·协调第103-104页
     ·协调度第104页
     ·协调系统第104-106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度第106-108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度第106-107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度的等级划分第107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07-108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第108-113页
     ·一般协调度的评价方法第108-109页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第109-111页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第111-113页
   ·实证分析第113-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南京市港城系统演化的实证分析第120-149页
   ·长江三角洲港口概况第120-126页
   ·南京港的现状分析第126-129页
     ·自然条件第126页
     ·助航信息第126-127页
     ·岸线资源第127页
     ·主要货物流量流向情况第127页
     ·港口优势第127-129页
   ·参数估计及有效性检验第129-137页
     ·参数估计原则第129页
     ·参数估计方法第129-130页
     ·主要参数确定第130-136页
     ·系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136-137页
   ·南京市港城系统演化的策略分析第137-142页
     ·方案一: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第138-140页
     ·方案二:城市经济生产要素调整第140页
     ·方案三:港口建设投资额第140-141页
     ·方案四:综合运输网分担率参量调整第141-142页
     ·方案五:港口岸线因子影响分析第142页
   ·南京市港城系统演化的趋势分析第142-144页
   ·南京市港城系统演化的政策建议第144-148页
   ·小结第148-14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49-152页
   ·结论第149-150页
   ·展望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8页
攻读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成果第158-160页
 一、发表论文第158-159页
 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产硬质沥青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工业企业R&D资源分布及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