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轴角编码器光电信号补偿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前言 | 第8-9页 |
·光电编码器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2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20页 |
·光电编码器组成和原理 | 第12-13页 |
·光电信号质量对输出精度的影响 | 第13-20页 |
·莫尔条纹的形成及特点 | 第13-15页 |
·电子学细分 | 第15-20页 |
3 光电信号补偿方法 | 第20-39页 |
·问题的由来 | 第20-22页 |
·光电信号补偿原理 | 第22-39页 |
·幅值补偿方法 | 第24-28页 |
·锁相倍频采集技术 | 第28-36页 |
·鉴相器 | 第30-32页 |
·压控振荡器 | 第32-33页 |
·环路滤波器 | 第33-36页 |
·相位补偿方法 | 第36-38页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38-39页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9-44页 |
·软件设计流程 | 第39-44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0-41页 |
·反馈控制模块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42-43页 |
·串口通讯模块 | 第43-44页 |
5 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AD603性能测试图 | 第44-46页 |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测试波形 | 第46-47页 |
6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已发表文章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表1 | 第52-53页 |
附表2 | 第53-55页 |
附表3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