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协同工作需求 | 第13页 |
·CSCW 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支持CSCD 的通信系统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第15-16页 |
·协同设计相关通信技术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协同设计与分析支撑环境及其通信需求 | 第20-29页 |
·协同设计与分析支撑环境 | 第20-24页 |
·CDAE 一般特点 | 第20-21页 |
·偏集中混合式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协同工作模型 | 第23-24页 |
·协同设计领域的通信需求分析 | 第24-27页 |
·传输层的网络数据交换 | 第25-26页 |
·协作层的组员关系管理 | 第26-27页 |
·应用层的协同设计产品数据交换 | 第27页 |
·通信支撑技术研究的目标及实施路线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灵活通用的组通信服务 | 第29-48页 |
·通信模型分析与设计 | 第29-31页 |
·已有通信模型分析 | 第29-30页 |
·偏C/S 混合式通信模型 | 第30页 |
·通信模型总结 | 第30-31页 |
·组通信服务体系结构 | 第31-35页 |
·服务器构成 | 第31-34页 |
·客户端层次模型 | 第34页 |
·面向应用的开发框架 | 第34-35页 |
·组通信服务设计 | 第35-47页 |
·系统核心包gcsCore | 第36-37页 |
·关键组件静态结构模型 | 第37-43页 |
·多组件交互模型 | 第43-45页 |
·系统配置项及应用定制过程 | 第45-47页 |
·组通信服务特点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XML 的组员关系协议 | 第48-60页 |
·协议的表示方法 | 第48-49页 |
·参数帧和对象流方法 | 第48页 |
·基于XML 的方法及思路 | 第48-49页 |
·组员关系协议分析与设计 | 第49-54页 |
·组员关系协议通信原语 | 第49-50页 |
·请求协议设计 | 第50-51页 |
·响应协议设计 | 第51-52页 |
·通知协议设计 | 第52-54页 |
·基于XML 的组员关系协议实现 | 第54-56页 |
·映射协议的XML Schema | 第54-55页 |
·协议验证解析打包 | 第55-56页 |
·组员关系协议实例 | 第56-58页 |
·组员关系协议特点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增量式协同造型协议及CATIA 协同设计工具 | 第60-70页 |
·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交换 | 第60-61页 |
·产品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技术 | 第60-61页 |
·协同设计对产品数据交换的新要求 | 第61页 |
·基于XML 的增量式协同造型协议 | 第61-66页 |
·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 | 第61-62页 |
·增量式协同造型协议思想 | 第62-63页 |
·协议内容和格式 | 第63-65页 |
·协同造型协议的XML 描述 | 第65页 |
·协同造型协议实例 | 第65-66页 |
·CATIA 协同设计工具 | 第66-69页 |
·体系结构及转换过程 | 第66-67页 |
·实现相关技术 | 第67页 |
·工具运行实例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8页 |
附录1 组通信服务配置项 | 第78-80页 |
附录2 组员关系协议的XML SCHEMA | 第80-88页 |
附录3 增量式协同造型协议的XML SCHEMA | 第88页 |